法治蓝皮书:法治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2024-05-20 19:1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构建“一带一路”法治保障体系、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自贸区法治建设高地。

5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24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该蓝皮书指出,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不断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涉外法治取得重大成效,涉外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完备,推动涉外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涉外民商事审判质效,构建“一带一路”法治保障体系、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自贸区法治建设高地。

其中,该蓝皮书指出,法治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提出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行动计划、意见指引等,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关于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的意见》等。为推动《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在香港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订立了《内地民商事判决(相互强制执行)规则》。

同时,根据该蓝皮书,2023年,中国进一步建设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发展壮大涉外法律服务队伍,加快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据统计,中国律师事务所在3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80家分支机构,与2018年相比,律师事务所境外分支机构数量增长了47.5%;涉外律师有1.2万多人,与2018年相比,全国涉外律师增长了4800多人,增幅达67.8%;来自20个国家的158家律所共设立了208家驻华代表机构;9家境内仲裁机构加入最高人民法院“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平台工作指引(试行)》;允许境外仲裁机构在特定区域开展涉外仲裁业务,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调解中心已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了业务机构;中国与86个国家签署双边司法协助条约,与17个国家签署移管被判刑人条约;司法部2023年确定295家公证机构与驻外使领馆共同开展海外远程视频公证业务。2023年,全国办理涉外公证业务250万余件,公证文书发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涉外仲裁3000余件,标的额累计1000多亿元,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