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撇一捺育英才 习书悟道大可为 宝安红星小学书法教育成果展尽显风采

深圳特区报记者 钟响东 通讯员 江漫容 文/图
2024-05-18 22:0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走进宝安1990美术馆,一幅幅古朴典雅的书作映入眼帘,由深圳市宝安区红星小学举办的“大有可为·书法教育‘通感教学法’成果展”在此展出。


现场,50多幅学生的精品力作,涵盖篆、隶、楷三种字体多种风格,尽显红星小学学子风采。小学生大秀书法的背后,离不开学校多年来对“书法育人”的一贯坚持。

一撇一捺,让美育浸润学生校园

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为落实教育部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部署,红星小学大力推行书法教育,将书法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以美育浸润学生、校园,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


此次成果展上,由红星小学三年级学生郭宇泓书写的“大有可为”作为展览主题出现在显眼位置。

自入学开始,郭宇泓就加入了学校书法社,在校园内书法学习氛围的带动下,他的毛笔书法进步飞快。“我喜欢看到墨水在纸上流淌跳跃,更喜欢那一张张充满墨香、满载中国汉字魅力的作品,书法是我放松心情的港湾,是我享受宁静快乐的源泉。”郭宇泓说。


此次成果展的作品均为红星小学7至12岁学生精心创作,均为8尺巨幅,以大取势。参展作品还特邀请33名知名书法专家、学者、教授进行逐一点评与指导。

连日来,展出作品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大家沉浸在书法世界里,领略着韵律之美,感受着传统文化的深邃与博大。

据了解,此次书法展出由(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基础书法教育分会、广东教育学会美术书法专业委员会、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指导,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深圳市宝安区红星小学、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宝安美术馆)承办。展期两周,自5月16日起至5月29日结束。

通感教学,提升书法教育建设水平

书法,千年文明之璀璨瑰宝,亦涵养家国情怀之良田。一直以来,红星小学坚持“办有灵魂的教育,做有根有梦的中国人”为办学理念,以书法为育人重要途径,培育有根有梦的中华文化传承人。

自2017年办学开始,红星小学就将书法作为特色教育课程着重发展。学校聘请全国义务教育《书法》教材第一编写、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通感教学法”首创者蒋向前老师为专职书法教师,重视书法教育的日常实践,创立书法社团,深入推行书法普及课程。

据介绍,学校通过举办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开笔仪式、书法大赛、班级书法园地、校园书法展、我的校名我来写以及义写春联等,提升学生的书法技艺,使书法与育人之道相得益彰。目前,学校已经先后获得宝安区书法示范校,以及广东省书法教育特色创作实验基地等荣誉。

“本次展览不仅是对红星小学书法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对‘通感教学法’在书法教育中实践运用的深入探讨与总结。”红星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钟裕文说。

据悉,深圳市宝安区高度重视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在实际教学中做了诸多探索。本次书法展也是宝安区学校书法教育成果的生动展现。通过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关注书法教育,推动“通感教学法”在更多学校中的普及与应用,提升宝安区书法教育建设水平。

一撇一捺育英才,习书悟道大可为。钟裕文表示,红星小学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推行“书法育人”理念,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养有根有梦的中华文化传承人。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上官文复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钟响东 通讯员 江漫容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