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高校+8,各类人才总量679万+!高等教育跑出“深圳速度”

读特新闻记者 袁斯茹
2024-05-16 14:20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5月16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举行。

十年新建高校8所,近三年新增基础教育学位54.4万个,全市各类人才超679万人,全社会研发投入1880.49亿元,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居全国城市首位……5月16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举行。市教育局局长郑秀玉介绍深圳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做法和成效。

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据悉,深圳的高校数量达17所,已有8所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近三年新增基础教育学位54.4万个,超“十二五”“十三五”总和;全市各类人才超679万人、高层次人才2.5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 20万人,越来越多人才汇聚深圳这座“让人圆梦的城市”;全社会研发投入1880.49亿元、占GDP比重达5.81%;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郑秀玉表示,近年来,高等教育跑出“深圳速度”,十年新建高校8所,设置了中山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技术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高校。其中,南方科技大学入选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8所高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深圳技师学院成功转设为深圳城市职业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建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教育部已发布拟同意设置的公示。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郑秀玉表示,深圳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当前,深圳高校有6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44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此外,启动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从全市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中,遴选了一批一流学科培育学科,在资源投入上给予重点倾斜,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最优势、最有潜力的学科。力争在未来3至5年内,全市高校新增2-4个学科成为国家“双一流”学科,3-5个学科进入第六轮教育部学科评估A类学科。

此前,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实施方案》,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大力建设一流学科。积极推动高校快速响应市委、市政府产业战略布局,大力建设新兴、交叉学科。“目前,深圳高校正在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脑科学、低空经济等产业急需紧缺学科。”郑秀玉说。

“作为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深圳在全国率先探索形成了产教融合的‘深圳模式’。”她表示,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产教深度融合进行系统部署。积极推动高校对接“20+8”产业集群,与龙头企业合作共建45个特色产业学院、219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培养认定79家产教融合型企业。

今年,深圳还将推动职教城建设,培育第三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和新一轮市域产教联合体,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新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深圳大力推动百万学位建设,近三年新增基础教育学位54.4万个,超“十二五”“十三五”总和。同时,认真落实“五育并举”,扎实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全市小学初中全面普及人工智能课程,举办150场“双百”人工智能专家进校园活动。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张蕾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张露锋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袁斯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