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有数丨国家级15项,省级56项!带你探寻非遗之美和文化之魅

佛山+综合
2024-05-16 10:50
摘要

详情

数据是冷静的,也是有温度、有激情的。为感知数据、洞察趋势、提振信心,佛山+客户端推出《佛山有数》新媒体栏目。第6期聚焦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敬请垂注。

佛山大力弘扬“十大传统文化”,深入挖掘粤剧、功夫、龙舟、龙狮、陶艺、工匠、美食、秋色、祖庙、忠义等“十大传统文化”内涵。

历史长河奔涌流淌,让这片充满古韵的土地,留下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弘扬“十大传统文化”,离不开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佛山有数》带你探寻非遗之美和文化之魅。

佛山是岭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保留了大量具有珠江三角洲特色和体现岭南文化精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统计,目前佛山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家级15项、省级56项、市级144项;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15位、省级以上56位、市级以上224位。

在非遗名录中,佛山“十大传统文化”的身影随处可寻:粤剧、佛山咏春拳、赛龙舟、广东醒狮、石湾陶塑、双皮奶制作、佛山秋色……这些项目符号性强、群众基础好,在岁月的长河里历久弥新。

从佛山非遗分类来看,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民俗等众多类别均有涉猎。佛山14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里,数量排名靠前的类别分别为传统技艺类、民俗类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各占36.1%、20.1%和13.2%。

佛山非遗精选简介

太极拳: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

佛山作为闻名于世的武术之乡,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功夫文化源远流长。

太极拳作为北方拳种在20世纪初正式传入佛山,扎根繁衍近百年,流派纷呈,习练人口众多,传承有序,较好地保存了太极拳基本内容和核心技术。2007年,1.8万人在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展示太极拳,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2024年3月,佛山太极拳入选佛山第八批市级非遗项目。

叠滘弯道赛龙船:全国唯一龙船漂移

在佛山,几乎每条村都有支龙舟队,龙舟文化已经延续上千年。

2017年12月,叠滘弯道赛龙船被列入佛山第六批市级非遗名录。每年端午,叠滘弯道赛龙船的传统项目都吸引数以万计的人们前来观赛,线上传播量更是以“亿”计算。作为全国唯一的水上弯道竞速项目,叠滘弯道赛龙船被网友戏称为:水上“速度与激情”!

广东醒狮:首批国家非遗

广东醒狮是一种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传统舞蹈,最早出现于明代初年的南海县(今佛山南海区)。

2006年5月,狮舞(广东醒狮)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佛山作为申报地区之一。龙狮文化作为“佛山十大传统文化”之一,成为富有辨识度和感染力的岭南广府文脉IP闻名海内外。时至今日,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

粤菜烹饪技艺:舌尖上的非遗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的美食之乡,粤菜发源地之一,饮食文化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慕名前来。打开佛山非遗名录,可以看到佛山盲公饼、酝扎猪蹄、西樵大饼、双皮奶、高明濑粉、臭屁醋、九江双蒸酒、石湾玉冰烧酒……

食在广东,厨出凤城。佛山顺德的粤菜烹饪技艺精湛,2024年3月,被列入佛山第八批市级非遗项目。吃得精细,对食物的处理同样精细;巧用妙手激发出食材的新鲜本味,开启食客味蕾。佛山粤菜的味道,随着这座城市的芳名,走向世界。

非遗是时间的见证、智慧的凝聚、文化的瑰宝。来佛山感受非遗之美和文化之魅吧!

策划丨尹保山

编辑丨冼子晴、朱韵耀

设计丨金子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