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特别报道 │ 自觉的秩序与舒适的边界感——晶报记者打卡多个“i人友好”消费现场

晶报记者 余梓宏 徐黛茜/文 余梓宏 龙岗书城 受访者/供图
2024-05-16 07:27
收录于专题:晶报·特别报道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无人琴房、无人便利店、无人书店……在深圳这样一座高科技发展迅速的现代化城市,涌现出了越来越多针对“i人”的个性化服务。

网络流行词“i人”指性格比较内敛、内向的人,简单来说就是“社恐”。如今,越来越多人自称“i人”,也让“i人”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主打智能化、无人值守的“无人经济”,也成为了让不喜欢与人打交道的“i人”们感到最为舒适的消费场景,因此“无人经济”也被称为“i人”经济。

无人琴房、无人便利店、无人书店……在深圳这样一座高科技发展迅速的现代化城市,涌现出了越来越多针对“i人”的个性化服务——无人经营模式频频亮相于深圳的各种消费场景中,让这座城市具有更强的包容性。

日前,晶报记者实地探访了多个“无人经济”消费场景,了解这些场景如何为“i人”制造属于他们的舒适圈。


无人书店:全国面积最大的“无人书店”——位于深圳书城龙岗城的阿布@智慧书店。极速刷脸进店、专属局域网络、全套智能购物和营销设备……

为乐器爱好者提供“安全感”

在写字楼林立的岗厦,有一家“且弹无人琴房”。这里无人值守,从预约到进入琴房,全程都只需要在手机上操作,不需要与任何人打交道。且弹无人琴房合伙人陈仕锋说,自2022年11月正式运营以来,琴房已经吸引了四千多名会员,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11点开放,很多上班族都会选择下班后或者周末来这里练琴。

一百三十多平米的空间,被区隔开了不同的功能间,一应俱全,而且都相对私密,关上门后练习乐器相互不会干扰。公共空间内设有茶水区和打印机,供会员自助使用。房间有大有小,既有琴房,也可以练习其他乐器,比如古筝、小提琴和吉他等。相对较大的功能间,还能举办小型的音乐聚会。琴房内还配有博物馆类型的灯光光源,让人长时间停留都不会觉得视觉疲惫,而每间房的落地窗外就是城市CBD的景观。

有会员表示,这里简直是“社恐人的天堂”,所有功能都是自助的,氛围很好,在这里练琴不会有其他人打扰,能够专注地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之中。

为什么会想要打造这样一个无人琴房?陈仕锋表示,这是对传统乐器教学模式一次创新尝试。在他看来,喜欢乐器的人群往往从小就会有一条独自练习的孤独之路,从性情上来说,这类人群大概率都会有一点点“社恐”,而无人琴房想要做的正是为这样一个乐器爱好者群体提供安全感。“这是一个由音乐老师共同创办的空间,传统的乐器教学模式讲究师承,往往会带来比较重的心理负担,而无人琴房则更像是一个开放平台,只要喜欢音乐,哪怕不是要来上课,都可以到这里来练习,不怕受到打扰,这是一种新的消费场景。”陈仕锋说。

在陈仕锋看来,在深圳这座快节奏的城市里,许多成年人可能没办法每周稳定地练习乐器,他们需要一种更加轻松练习乐器的模式,“我们这里完全不关注你是否报课,不会给人额外的心理负担。”

在这样一个开放自助的音乐空间里,每个人的个性和需求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陈仕锋举例说,之前无人琴房还打算放置一个留言本,让大家抒发感想,但后来合伙人一致认为,还是别放了,尽量做减法,“就像我们摆了一棵青松,写着‘来去青松’,就是寓意大家可以‘来去轻松’。”

在无人琴房,会员甚至可以自己找老师来上课,而琴房只会对老师的教学资格做一个验证,不会去介入其中的学费,完全靠会员与老师之间相互协商,收益全部归老师所有。这也为热衷于音乐教学但不太善于商业运作的音乐老师提供了一个较为便捷的教学物理空间。


无人琴房:所有功能都是自助的,氛围很好,在这里练琴不会有其他人打扰,能够专注地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之中。

运营至今一年多时间,陈仕锋坦言,无人琴房主要的收入就是会员的场地收费,勉强能达到收支平衡,但并没有很大的爆发潜力,主要还是靠对音乐的热情维持。

或许会有人认为,无人琴房能节省一定的人力成本,也许是一种能够连锁复制的商业模式。但陈仕锋表示,无人琴房的投资往往要比一般的琴行翻一倍,因为需要重新考虑整个空间的功能部署,“在软件设备上的投入,足够聘请一个全职人员三到四年。”因此,无人琴房这种运营模式更多是一种体验上的创新,在商业上的潜力未必能达到很高的预期。

在陈仕锋的规划中,无人琴房或许还能成为深圳人休闲消费的新场景,类似于脱口秀。他认为,古典音乐在保持高雅的同时,也可以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比如说一些小型的音乐会不仅可以到音乐厅去举办,也可以到这样的琴房举办,让大家更没有负担地去参与这样一种音乐聚会,使得音乐更多地走入深圳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无人经济覆盖生活多方面

当下,讨论无人经济模式最热门的便是无人机送外卖。在龙华区星河WORLD大厦附近,就有不止一个无人机外卖空投柜,一般在手机上下单 20分钟内,外卖就会从店铺送至空投柜中,点餐的消费者可以从柜中取出,全程不用再与外卖员接触。

日前,深圳市属公园首条无人机配送航线在深圳中心公园正式启用。该无人机配送航线以深业上城为起点,最快10分钟就能将不同外卖商家超千种商品空投到2公里外的深圳中心公园。使用无人机配送服务,游客只需要走到公园内的指定空投柜取餐即可,不仅节省了大量沟通时间,配送效率也大幅提升。


无人机外卖空投柜:外卖从店铺送至空投柜中,消费者可以从柜中取出,全程不用再与外卖员接触。

作为消费者的高女士告诉记者,除了能感知到这种无人模式的效率高之外,“不用和外卖员社交其实也少了许多负担,应该有许多人和我一样,就是面对陌生人会有些社恐。”

在无人经济之下,还有一些生活模块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南山区南海意库的山行书屋是一家 24小时书店,整体为无人化智能空间运营,预约、进门、开灯,都可以在手机里实现。书屋的经营者张先生说:“做这间书屋是一个机缘。”他们本身是创意园的一家室内设计公司,一直以来他们就想把自己对于生活、美学方面的一些东西传递出去,就这样因地制宜做了这样一间书屋。

张先生承认,做无人模式最大的考量还是节约成本。他们一开始是结合当时市面上很火的自习室模式,“最开始我们提起做书屋时,恰好与一个在深圳做共享自习室的好朋友聊起,一拍即合,就一起在这个空间运营。”但在真实的场景中,张先生发现他们想做的书屋和自习室的氛围还是有所不同的,“就像市面上大多的自习室,去往那里自习的人是有目的的,每个人有个小格子间,互不打扰,但对于我们书屋来说,我们也希望这是一个共享互动的空间。”


无人书屋:南山区南海意库的山行书屋是一家24小时书店,整体为无人化智能空间运营,预约、进门、开灯,都可以在手机里实现。

书屋目前除了接受个人预约外,还会接受包场预约,可以组织活动、会议等等。张先生表示,这种无人模式的书房,他们应该算是最早做的,他们的书屋里摆放了可供阅读的书籍,但自开店以来,碰到的基本都是会爱惜这个空间的顾客,“虽然没有服务人员随时守着书屋,但是来这里的人都会很有秩序地保护这个地方。”他也希望这样一间书屋是一个能让人放松的空间,他把这里称为“都市人的精神栖息地”。

除了私人运营的书屋外,如南山书房目前也是无人值守模式,运用线上预约、人脸认证、在线办证、扫码开灯、智能监控等高科技手段建成“智慧服务平台”,实现“智慧预约”“无人值守”等公共文化智慧化服务场景。

i人新业态落地深圳

在无人经济领域,深圳率先创造了多个新消费场景,让这座城市更加“ i人友好”。

早在2017年,深圳就有全国首家由零售商、而不是技术方开设的24小时无人便利店,位于深圳湾天虹总部,货架上摆满零食、饮料、生活用品等等,陈列的商品达300余种,店内还有咖啡机,除了没有工作人员外,它与一个普通商店无异。

在今天,对于一家超市来说,无人零售已经慢慢被人接受。在自助收银机进驻各大商场以后,许多消费者会习惯走进自助通道结账买单,“确实是自助消费感觉更为方便,也省去了要与陌生人打交道的环节。”一位在山姆会员店自助收银机前操作的消费者高女士告诉晶报记者,她发现在许多外卖软件上的超市都是无人的模式,外卖员到达超市,按照订单上的内容拿好对应的物品离开即可,“从某一方面看,自助服务的模式提高了效率,也节约了许多人力成本。”

除了无人超市外,还有无人自助式照相馆,比较常见的是自助证件照拍摄,许多就位于地铁站内部,目前在许多商场里还有无人自助式大头贴照相馆,店铺里的架子上摆放着许多搞怪有趣的道具,店铺里摆放了几台大头贴仪器,不再像以前一样会有店员在门口等待,或者需要店员帮忙裁剪照片,从而出现让他人看到自己照片的尴尬。

深圳还有全国面积最大的“无人书店”——位于深圳书城龙岗城的阿布e智慧书店。极速刷脸进店、专属局域网络、书籍品种约3000种、全套智能购物和营销设备……阿布e智慧书店与传统书店的区别在于,没有工作人员的身影,而是由智能机器人完成便捷选购。读者只需通过智能操作,便可快速找到心仪的书籍。

目前,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存在无人模式,也会引发一系列疑问,这种模式是否是可持续、可运转的?

一位打卡过5间无人值守自习室的打工人左女士告诉记者,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加注重的是高效,她说这种无人模式看似是无人,其实有赖于每一个环节上所处的人的自觉,作为开设无人模式的负责方,要做到在细节处能提前想到顾客的需求,而作为消费者,也需要有尊重这个空间规则的自觉性。“我很享受这种自觉秩序下带来的舒适感,其实就像人与人之间保持了合适的边界,只是无人模式带给我们 i人的舒适感更强。”

(作者:晶报记者 余梓宏 徐黛茜/文 余梓宏 龙岗书城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