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米高的筒仓伫立在罗湖太白路与东昌路交界处,行走至此,抬头便看到一排排白色巨型啤酒发酵罐,深圳城市文化新地标——金啤坊,就在眼前。金啤坊艺术街区所处的地方,就是老深圳人熟悉的原金威啤酒厂的旧址,这是深圳唯一土生土长的啤酒厂,有深圳人共同的情感记忆与奋斗精神。由旧啤酒厂改造的街区像一座立体的工业迷宫,褐色红砖墙加上工业水泥风成了这里的主基调,一街一景都充满了设计感,用年轻人的话来说就是“太出片了”。今年4月,金啤坊入选第三批广东省工业遗产名单,成为深圳唯一。
城市记忆与文化在工业遗存中延续
1990年代,年轻的深圳也有属于自己的啤酒品牌了——金威啤酒,大排档、宴会、餐桌上最常见的就是金威啤酒。“来深圳,喝金威”也成了那个年代响当当的口号。
金威啤酒厂在1985年开始建厂,1990年,金威啤酒正式投产,1997年在香港上市,金威啤酒一度成为珠三角地区的霸主,业务遍及全国,巅峰时期占据深圳啤酒市场的80%以上。
然而在深圳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的浪潮下,作为深圳本土品牌的金威啤酒厂也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落的过程。原金威啤酒厂(一厂)大部分拆除,留下占地约1.16万平方米的工业遗存,成为深圳重要的工业遗产。
处于深圳核心优势区位的金威啤酒厂遗存,该何去何从?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认为,城市需要更新,但是也需要保留城市记忆和文化的延续,因此,不能简单地将金威啤酒厂的工业历史建筑全部拆除。“由于经济利益等原因,早期城市改造的方式大多是直接拆除,而金威啤酒厂的改造并没有简单粗暴地拆除。”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刘洪霞曾在《从城市生息角度看深圳文化空间再造》一文中提到:考虑到金威啤酒厂的产业升级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而城市居民对金威啤酒是怀有记忆与情感的,可以以此形成城市的文化共同体,同时构建出新的具有历史记忆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最终才推动形成了“拆除重建+工业遗存保护”的有机更新机制,探索出了一条市场机制下的历史工业建筑保护方法路径。
2021年,金威啤酒厂正式开始改造。2022年,金啤坊正式竣工。从锈迹斑斑的废弃工厂到金啤坊艺术街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生命再次被唤醒。在改造过程中,原金威啤酒厂啤酒发酵、易拉罐生产、污水处理等核心工序涉及的标志性建构筑物得以保留,结合周边的城市文化、商业和科技等元素,建成了金啤坊艺术街区。
金啤坊探索城市发展的可能性
“新遗产就应该展现出新价值。”刘洪霞说。
走进金啤坊这座大型艺术空间,你可以看见流浪动物们漂亮的“家”,它们的窝被建筑师安置在特定区域。还可以看见由大型蓄水池改造来的“小花园”,以及金啤坊标志性的建筑——29个大小不一的大型发酵罐筒仓,进行艺术化处理后,罐群围合而成的“筒仓森林剧场”。
改造后的金啤坊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这里与城市相互交融、相互开放,成为了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普通市民的日常文化空间。它承载着服务于城市的功能,展现出文化娱乐、论坛、演出等多种日常文化交流的面孔。
2022年12月,金啤坊作为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主展场首次亮相,展览期间共接待60.6万人次,开展了175场活动,这场文化盛事向各界展示了未来文化艺术生产地的新面貌。一年多以来,金啤坊还举办了“山海连城·生息之城展览”,向观众展示深圳在追求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的智慧;在深港文化月-潮流艺术节期间,邀请各地的艺术家及潮流主理人,在金啤坊内开启了24座城市的艺术家链接……
从“厂”到“城”,商业空间的接入也是改造过程中的一环。紧邻金啤坊的是深圳首个天河城,约12万平方米体验式现代综合购物中心、约3万平方米屋顶花园、约1.4万平方米深圳啤酒艺术公园……组成全国首个购物中心与工业遗存的双业态组合商业项目。金啤坊还蕴藏着多家特色商业经营,比如被赞誉为“深圳最美星巴克”的星巴克甄选店,崇尚匠人精神的KUDDO咖啡,倡导户外生活方式的体验空间“丛返自然”等,均为金啤坊带来松弛的氛围。另外,“跳海酒馆”从北京胡同酒馆成长为国内一线城市青年的热门打卡地,如今在金啤坊,这里不仅是一处年轻人品味啤酒的好地方,更是艺术与文化的聚集地。
让“深圳味道”与“城市记忆”延续
老金威以深圳首家高端在地鲜酿品牌“老爷鲜酿”的形式回到了金啤坊,再现大家熟悉的“深圳味道”,成为传承深圳文化与奋斗者精神的人文空间。
“酿造老百姓最喜爱的啤酒”是原金威啤酒厂的生产口号,这句话在“老爷鲜酿”空间入口处得以保留。据主理人老李介绍,原金威啤酒总工程师郑岳传先生以顾问的角色参与进来,他是中国第一批派驻德国Doemens啤酒学院的学者。
坐在“老爷鲜酿”的户外,享受着南方初夏轻盈的微风,面前的餐桌上是好吃的食物与新鲜的啤酒,“逍遥游”与“即刻酿造,即刻干杯”的标语让人会心一笑。这家店也获得了2023大众点评特色菜榜罗湖区第一名。据主理人介绍,在店铺改造过程中,顺应金威啤酒遗址特征,他们没有去改变原有的建筑,而是在它之外用一层新置入的半透明材料来制造一种新和旧的叠加。在整个金威旧址建立一种很强的地方感,独特的工业美学氛围感、精酿细作的新方式自然吸引了对深圳这座城市充满浓烈感情的人们前来打卡。
“没有围墙,两边人流完全开放。我们在一种‘学术氛围’里去做商业,同时又有当代艺术的一种融合性在其中。”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宇星表示,通过工业遗址的再生与商业交叠融合,让艺术可以跟鲜活的城市、日常生活发生更紧密的联系,这有可能成为未来城市的一种新的业态组合。
“城市生息”是工业建筑遗产重建探讨的关键词,在刘洪霞看来,未来城市的发展更应该注重城市的生态与文化,城市要与生态共生、要与技术共生,这才是一座理想的未来现代化之城。
记者:尹维颖 高晴雅
通讯员:郑婷婷
编辑:陈章伟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铲屎官们,#携宠出行好物分享#开麦啦! 高铁能携宠,景区也友好,但各位铲屎官的出行装备跟上了吗?快来鹏友圈晒出你的携宠出行好物,无论是塞兜里的免洗脚垫、秒变豪宅的折叠箱,还是防社死的除臭喷雾,安利/避雷统统欢迎!带话题发布动态,一起解锁带毛孩看世界的快乐!晒好物+心得,优质安利直接上榜!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