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说 | 《我的阿勒泰》是GPT-4o无法完成的作品

晶报记者 伍岭
2024-05-15 07:30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当大家都在积极拥抱AI的时候,当科技给予生活无限可能的时候,我想我们也不应该忽视身边的人与事,生活即眼前的一切,自然美景更是触手可及,虚拟现实目前可看作一种工具和技能,却还无法达到可感可知的真实。虽然AI也正朝着这样的真实俘获人类,但对于情感的交流与共鸣依然不能感知。

AI一直以不可思议的姿态冲击人们的世界观,仿佛这个世界可以随时将“未来”摆在你我的面前,比如OpenAI最新正式发布的GPT-4o模型,就具备文本、图片、视频和语音方面的能力。我想将其称为“魔法”可能只是对它最粗浅的形容,它与人聊天已经开始具备情感且能设定情绪,光这一项技能,就足以幻想一个更为纯粹的人际交往体验了。

但面对GPT-4o,我却想到了另一件作品,那就是最近很火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一帧帧辽阔的旷野、苍茫的雪山,还有草原牧民古老、纯粹的生活秩序,都让屏幕前的人们对北疆产生了浓烈的好奇与向往。这自然比人工智能所指向的虚拟现实更加现实,而且干净和美丽。

《我的阿勒泰》改编自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读过李娟作品的人都知道,李娟的文字纯净、质地纯粹,改编成电视剧后,她的文学风格也多少能呈现出来一些,即便是牧民骑着骏马奔腾于草原的情景,也依旧有一种宁静与幸福感油然而生。在她的书里,记录了在喀吾图和阿克哈拉村细碎坚忍的生活画面,以及原生态书写了李娟和母亲及高龄的外婆随牧民迁徙、流动的日常:开杂货铺,当小裁缝,帮往来的牧民车衣裙,去大山深处采野生木耳;春天沙依恒布拉克草原上鼓胀的帐篷,夏季牧场上喧嚣盛大的阿肯弹唱会,入冬后瓷实的迢迢雪路……戈壁、草原、森林、雪山、骏马和牧人,细腻明亮的文字展现了游牧民族在边地深远丰富的生存景观。无论是打开李娟的书,还是电视剧所拍摄的广阔天地,人们都会感动且快乐,因为在李娟的笔下藏着丰盈、沉静的力量。

当大家都在积极拥抱AI的时候,当科技给予生活无限可能的时候,我想我们也不应该忽视身边的人与事,生活即眼前的一切,自然美景更是触手可及,虚拟现实目前可看作一种工具和技能,却还无法达到可感可知的真实。虽然AI也正朝着这样的真实俘获人类,但对于情感的交流与共鸣依然不能感知。

《我的阿勒泰》被称为“赛博吸氧剧”,就是在AI时代对该剧较好的总结。你所看到的雪山、森林、牛羊、骏马、人的坚韧、乐观与真诚,无不是对“赛博”这种虚拟空间的回应,以及对纷繁杂乱的心灵一次疗愈与吸氧。文学的清澈影响着影视的观感,深邃的、对人情世故探究的作品也必须由人来完成。

同时,我也想到了一部电影《Her》,它讲述了人机友谊所发展的一段不被世俗理解的奇异爱情故事,故事中让人思考的“亲密关系”问题,正是人类长久的困惑,人际关系中的不单纯,人心的猜疑等等都大大降低了人与人沟通的可亲度。这是目前AI无法理解的情感,但在李娟的笔下,我们借助真实的生存难度去理解这一切,人性即使不完美,生活还有太多的苦涩,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不断地冲击着,但最终都能交融在一起,汇成一群人的动人故事。这些故事,就是AI无法完成的作品。

(作者:晶报记者 伍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