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会上,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李强强介绍了深圳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深圳文化产业发展强劲实力展现
文博会作为创办于深圳的国家级展会,在服务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有力带动了深圳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借助文博会的平台,海内外优质产业项目、产品、资金和人才等资源在深圳汇聚,对促进深圳文化产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李强强介绍,在文博会的引领和带动下,深圳文化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2022年6月,深圳成为全国首批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城市,显示了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实力。
一是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年来深圳文化产业保持了年均15%以上的快速发展势头,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04年的16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750亿元,增长近17倍,占全市GDP比重由4%左右稳步增长至8%左右,支柱性产业的地位不断巩固。
二是培育发展了一大批优秀文化企业。目前深圳文化企业超过1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其中,“国高”企业达800余家,境内外上市企业44家,专精特新企业253家。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旅游、高端印刷、文化装备研发制造等领域都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文化企业。
三是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全市现有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80家,其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家,省级文化产业园区11家,省文化和旅游融合示范区2家。省级以上示范园区数量位居全国全省前列。目前,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入驻企业超过1万家,就业人数近20万人,合计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实现税收超过150亿元。园区业态门类齐全,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四是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深圳较早提出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的目标,并出台了国内第一个文化产业促进条例,随后又陆续发布了多个文化产业政策或规划。从2005年起,市、区两级均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加快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强强介绍,下一步,深圳将聚焦打造城市文明典范的战略定位,围绕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的目标任务,加快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努力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经济贡献度。
一是加强政策创新。对标国内发达城市文化经济政策制定经验,立足文化产业未来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强化重点领域和产业短板的政策支持。加强市、区文化产业政策的分工与配套,更好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二是培育壮大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产业,积极打造数字创意产业集群。推动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力争在关键数字创意技术方面有重大突破。提升数字内容创作能力,大力发展影视、动漫、游戏等内容产业。
三是提升创意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积极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意设计资源,推进以创意设计引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深圳创意设计馆和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加快创意设计中心建设,推动产学研一体发展,提升“设计之都”影响力。
四是扩大文化消费。加快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鼓励把文化消费嵌入各类消费场所。加大夜间文化消费产品供应,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加大原创歌舞剧、音乐剧、话剧、影视动漫等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提升文化内容产品供给质量。
五是拓展对外文化贸易。进一步办好文博会,打造国际文化贸易平台。支持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提质扩容,完善文化贸易服务体系。支持深圳文化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国际文化人才和创意资源,深化与国内外文化机构、研究机构合作,打造国际文化产业资源集聚中心。
编辑 高原 审读 张蕾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