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则是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又在其中发挥着“一子落,满盘活”的提纲挈领作用。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土地资源要素流动、空间布局优化为路径,重构土地利益格局,破解部分地区存在的空间布局无序化、耕地碎片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生态功能退化“四化”问题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
两年前,中山先后有4个镇街分别入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和省级试点。经过两年的发展,目前主要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和进展,本篇报道将围绕此展开。
用“试点”破“难点”
完成投资超8亿元
立夏刚过,即将全面完工的三乡中心蓄洪湖雏形初现,湖面波光粼粼,天空不时有白鹭飞过。工程顺利推进并即将投入使用,为三乡镇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翻开新的一页。
两年前,三乡镇成功入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去年9月项目实施方案通过省级备案,去年底顺利获批。
三乡镇内河涌众多,茅湾涌承担了三乡约80%的排水量,暴雨天气容易出现内涝。三乡镇城市更新和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杨莹介绍,三乡镇中心蓄洪湖及泵闸配套工程纳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后,通过落实建设用地指标、耕地进出平衡等政策支持,将项目周边较低洼、土质属盐碱并难以利用的约200亩环湖耕地进行调整,融合推进蓄洪湖建设、耕地提质、耕地灌溉及生态环境提升,实现内涝治理、耕地质量双提升。“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预计年内整个工程将全部完成,发挥调蓄作用。”杨莹介绍。
一到节假日,郑观应故居内游客络绎不绝,人们来到这里了解一段中国历史,触摸岁月的遗迹。作为中山知名的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域,三乡镇将土地整理与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相结合。在雍陌村、新圩村、前陇社区三个村(社区)垦造水田项目基础上,三乡结合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全力打造集垦造水田建设与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于一体的村级农文旅融合的全域项目,形成全域精品工程。
“利用郑观应故居、岐澳古道、中山温泉省级旅游示范区等特色资源,一方面,创新‘村企共建+专业运营’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成立‘国企、镇、村’合资公司,探索农村职业经理人专业化运营,盘活村内闲置旧民居,打造‘美宿·雍陌’特色民宿,并配套引入艺术工作室、餐饮等业态,做强‘民宿+’产业链。”杨莹介绍,三乡镇还创新投融资机制,以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激发利益关系人与义务人的内生动力。
今年三乡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扩面提质。据统计,截至今年2月,三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已完成投资超8亿元。试点实施期内,开展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等类型备案项目26个,已完成竣工验收项目12个,正在实施建设项目9个,不断开创“百千万工程”建设新局面。
破解耕地零碎化
推动“小田”变“大田”
春耕完成一月有余,民众街道的连片稻田风光“大片”如期上演。稻田内禾苗葱葱,田埂上工作人员正操作无人机规模化施肥。
两年前,民众街道成功申请成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万亩农田农业生态区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及配套设施项目成为试点工作的最大亮点。
据民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龙贵光介绍,民众街道以全域试点实施为契机,着力开展垦造水田项目,对街道范围内的田、水、路、涵、闸等进行系统整治,有力解决了耕地“碎片化”的难题,通过“化零为整,集中连片”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联耕联种、联管联营,有力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
龙贵光预计通过开展水田垦造、耕地恢复以及农田基础设施提升等系列措施,民众街道还新增近2100亩耕地。
基于岭南水乡的本底,民众街道未来还计划将科技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科普研学和生态旅游融合起来,深度带动民众街道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民众特色生态农业品牌。“为此,建立‘政府+社会资本+村集体’三方联动建设机制,引入国企中国铁工投资建设集团进行合作开发,鼓励村委会以土地资源入股项目建设,成立村集体公司,实现项目、村民和村集体多方共赢。”龙贵光介绍。
在连片稻田不远处,一座闲置的学校未来将改造成为中国铁工民众项目的游客服务中心。“另有两个项目正在申请点状供地,一个将专注研学和民宿等文旅业务,另外一个主打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中国铁工民众项目负责人赵震坤介绍。
“增减挂钩”打造美丽滨江风光
初夏已至,百花盛开,大岑河绿色盎然生机跃然于围堤之上。这里一改往日乱搭乱建乱象,已成为附近居民茶余饭后散步休闲的新选择。
2022年1月,黄圃镇成功入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名单,计划通过农村低效闲置建设用地复垦,保障新农村和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求。2023年7月,黄圃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新沙村、马安村,大岑村土地复垦项目相继动工,总建设规模约260亩。
动工以来,项目在开展堤外违建整治,有序拆除清退堤外低效工业厂房的基础上,破除混凝土地面,通过“增减挂钩”,扩大生态容量,营造美丽的滨江生态风光带。
“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在复垦区内种植红檵木、灰莉和三角梅,同时种植低矮品种狗牙根草种。”黄圃镇公有资产事务中心主任范莉介绍,相比项目区复垦前乱占、乱堆、乱建的景象,堤外环境得到了质的提升,大大改善了沿江生态环境。
今年1月,市自然资源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专家验收会,来自省相关领域专家经过实地踏勘,一致为项目投了“通过”票。
根据介绍,黄圃镇将继续通过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乡村风貌提升等整治工程完成三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布局优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朱晖 三审 向才志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