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河共建 圳在帮扶丨废弃陶瓷厂变身光伏电站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彭文蝶 桑晓 钟智敏
2024-05-13 21:2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深圳帮扶团队协助河源成功打造“百千万工程”的又一成功案例。

紫金县苏区镇黄布村有一个废弃多年的陶瓷厂,如今在深圳帮扶团队及当地政府的合力推动下,变身为一个现代化的光伏发电站。5月6日,黄布村陶瓷光伏发电站成功并网,预计年收益逾10万元。据悉,这些收益预计将分配至全镇9个村(居)委会,为巩固镇域184户、592人的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产业支持和资金保障。这是深圳帮扶团队协助河源成功打造“百千万工程”的又一成功案例。

深圳对口帮扶紫金工作组组长、紫金县委常委罗春响率队赴苏区镇调研该项目

深圳驻苏区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队长夏昌江介绍,黄布村陶瓷厂原是村集体企业,因设备老化、产品落后、经营不善等原因停产,废弃多年,一直以来,镇、村都想盘活这块用地,却苦于没有合适的项目。驻镇帮扶工作推开后,如何盘活这片废弃厂房,自然也成为工作队需要考虑的问题。经过多方考察,工作队和苏区镇党委、政府研讨后决定,利用这一片废弃厂房打造光伏发电站。

在工作队的推动下,该项目获得深圳后方单位的大力支持,龙华区观澜街道办出资100万元,全资援建该项目。2023年冬季该项目启动。经过4个多月的施工,废旧的陶瓷厂摇身一变,成为崭新的光伏发电站。

废弃陶瓷厂、新建成的光伏发电站前后对旧图

记者在现场看到,原先破旧的厂房都清拆一空,代之而起的是崭新的光伏发电棚,占地约900多平方米。夏昌江指着棚下面的空地告诉记者,目前工作队正与镇、村合力调研引进棚下养鱼项目的可能性,以实现立体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各村(居)集体增收。

另据介绍,在该发电站建设过程中,苏区镇和黄布村还联合河源粤能科技有限公司,探讨并实施“村集体+光伏公司+农户”屋顶分布式光伏产业模式。目前,除陶瓷厂光伏发电项目外,黄布村已在村文化广场搭建了600多平方米的光伏棚,还统筹建设了28户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充分利用闲置用地和屋顶空间,打造特色光伏村。

深圳驻苏区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日常跟进该项目

图片由深圳驻苏区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提供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彭文蝶 桑晓 钟智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