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这位90后陶艺师获评“全国轻工技术能手”

惠州日报官方客户端
2024-05-09 09:47
摘要

近日,惠州市东平窑陶瓷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陶瓷设计师许嗣达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的“全国轻工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近日,惠州市东平窑陶瓷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陶瓷设计师许嗣达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的“全国轻工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这是惠州陶瓷设计师首次获评“全国轻工技术能手”。


“这份荣誉,是业界对我多年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种压力,以更高的要求去创作陶瓷作品。”领到“全国轻工技术能手”荣誉证书后,许嗣达感慨地说,扎根山里头多年,他的匠心作品终于被行业的高度认可,也说明惠州陶瓷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大学实习时爱上陶瓷创作

许嗣达工作室位于东平窑陶瓷文化园。这里地处惠阳区平潭镇新田埔村山野之处,环境清幽。经过多年的发展,传承北宋惠州东平窑工艺的东平窑陶瓷文化园,已经成为惠州首个陶瓷文化主题国家3A景区,集创研、交流、体验于一体。

走近许嗣达工作室,数百平方内,目之所及,都是陶瓷,陶泥、陶瓷半成品、陶瓷成品,尤其是木架上的陶瓷作品,琳琅满目,茶具、花器等作品,清新自然又不乏雅致品味。


入驻东平窑陶瓷文化园来,许嗣达创作了上千件作品,凝固了他的青春汗水和灵感智慧。

1991年出生的许嗣达,来自湛江,身材高瘦,别着眼镜,刘海平梳,保持着大学时代的模样。许嗣达曾是惠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学生,2015年暑假和几位同学到东平窑陶瓷文化园实习,从此与陶瓷结缘。在东平窑里,他第一次体验到了陶瓷从设计到成品的过程,泥与火的转化,让他着迷。

许嗣达曾以惠州鹅城文化为设计元素进行校园大学生创业项目设计,此次经验为大学毕业设计中以陶瓷材料进行创作的惠州市花——三角梅文具用品研究打下基础,而毕业设计作品,是在东平窑完成的。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已经有信心进入陶瓷手工艺行业,坚定走艺术道路。” 许嗣达说,毕业后,他选择留在东平窑工作,从事陶瓷研究、创作设计。

在陶瓷艺术路上,许嗣达师从东平窑青白瓷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东平窑陶瓷艺术研究院院长余小伦。在老师的指导下,许嗣达更加深入地学习、参与陶瓷创作过程,并对陶瓷产业链有了更深认识。


每当出现瓶颈期,他就会走出山里,到外地的陶瓷产业区参观学习,在不同朝代沉淀下来的陶瓷文化中思考探索。每有思考所得,他就会再创作加以实践。

余小伦经常告诉他,陶瓷制作者全方位提升艺术修养,如书画、琴艺等,有助于作品的创作设计、成为艺术品,否则永远只是个工匠。于是,许嗣达拿起了毛笔,从大学时期学习的西方绘画技巧转向国画描绘,还学起了书法,练就陶瓷彩绘技巧。

但其他同学纷纷进入繁华都市变身白领人群,许嗣达却在山里,伴着微弱的灯光和此起彼伏的虫鸣,拉坯、修坯、彩绘、烧窑……对不满意的作品,当作垃圾处理,直到满意的作品出现才留下。


扎根山里头佳作频出

制作陶瓷的72道工序,许嗣达擅长的是成型方式,制坯、烧窑也是他的拿手好戏。

在2017年第四届珠三角工艺美术品邀请展上,许嗣达小试牛刀,设计创作陶瓷《绞泥茶具组》作品荣获 “工美金匠奖”银奖。也就是在当年,他以助教身份到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开展陶艺选修课教学。


2018年,为了丰富自身的技艺,他在外实践学习,提升综合能力,丰富了陶艺创作技艺、深入了解了市场需求,一年后,他又返回东平窑,深入研究产品的开发设计及制作生产。

许嗣达作品多以现代点线面构成风格为主,既有传统书法中的线性,窑变中更有出其不意的点面亮点。他曾参与罗浮山专项文创设计大赛相关工作、陶瓷科普之陶瓷工艺展演讲解以及2023年石湾陶塑技艺非遗培训班等,在行业内屡获佳绩,如陶瓷创作《欢聚一堂的陶语家人》参展2021年广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展并荣获“广东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

许嗣达认为,陶瓷设计师也是艺术工作者,应该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桥梁作用。

2023年12月,许嗣达在全省选拔赛中脱颖而出,参加2023年第三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这是我国工业设计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一类大赛,共设首饰设计师、家具设计师、陶瓷产品设计师、鞋类设计师四大赛项, 其中,陶瓷产品设计师赛项以“小酌”为主题,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许嗣达荣获陶瓷产品设计师赛项(职工组)二等奖,这是惠州工艺美术行业在国家级工业设计大赛上成绩零的突破。近日,佳音再传。经对2021、2022、2023年全国轻工行业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结果复核确认,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出216名“全国轻工技术能手”,其中许嗣达榜上有名。这也是惠州陶瓷工艺行业首个“全国轻工技术能手”。

在余小伦看来,许嗣达扎根山里头多年,潜心陶瓷创作设计,难能可贵。“作为大学毕业后就低调投身陶瓷行业的年轻人,许嗣达钻研的劲头让大家敬佩,‘全国轻工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是对他的褒扬和肯定。”

分享完获奖的喜悦,许嗣达又开始拉坯。 拉坯好坏程度直接决定后续上釉烧成的结果,许嗣达心平气和、眼准手稳地,拉出心目中的器物性状。他说,“外界的肯定,使得他对出品更为负责,未来的艺术道路,要用作品说话。”

文:惠报全媒体记者侯县军

图:惠报全媒体记者朱金赞

一审:冉万瑾  二审:李柏平  三审:刘恒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