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公园待上20分钟,能显著散除“班味儿”,有效实现能量快充!近来,《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提出的“公园20分钟效应”火热出圈,不仅受到都市年轻上班族群体的大力推崇,也为踏春潮、森呼吸、郊野径等都市热门生活方式再添一把旺火。
罗湖区将启动“八园连通”计划,图为毗邻深圳水库的翠湖文体公园。
山水涟漪,趣融罗湖。为深入推进深圳市“山海连城”计划,深度释放“绿美罗湖”生态活力与魅力,罗湖区今年将启动“八园连通”计划,规划实施红岗公园改造提升及周边生态廊桥(中、西廊桥)建设工程、环深圳水库绿道等,推进洪湖公园、东湖公园等“八园连通”,满足不同年龄段城市居民“亲山亲水亲自然”的需求,兑现“公园20分钟效应”,进一步擦亮“一半山水一半城”的金字招牌。
融汇人文自然“多元素” 打造“20分钟公园效应”最佳实践地
“童话式遛娃,全深圳的小朋友都来了吧?”“带上狗狗,出门踏青去!”……今年初,在公园集中“上新”的旺季,翠湖文体公园以“高颜值”“高品质”“多功能”,迈入本地文体“顶流”,成为了众多深圳市民踏青遛娃的首选。
翠湖文体公园东临深圳水库,北连淘金山,位于全市山海连城“一脊一带二十廊”美丽生态骨架上的“一脊”,总面积24.7万平方米。漫步园内,沿途满目皆翠、繁花似锦,一派赏心悦目。站在驿站上登高眺望,远处层峦叠嶂,梧桐山、深圳水库山湖叠翠的大美之韵尽收眼底。
秉持拆围透绿、开放包容的宗旨,翠湖文体公园在原翠湖社区公园基础上的改扩建后,没有围墙、不设大门,拆除现有公园与市政绿地、人行道相接处的围墙、绿篱等隔挡,打开公园视野界面,消除公园和市政人行交通间的隔阂,便于人们走入。在提升改造基础设施和绿化的同时,深度打开观景视线,高标准提供山水体验、文体运动、聚会表演、生态游览、绿色游憩等复合功能。
以配套服务设施和功能来看,公园设有生态溪流区、儿童活动区、核心广场区、综合运动区、疏林草坪区、休闲山林区等七大区域、18个景点,不光是各类人群能觅得自己的心头所爱,甚至连猫猫狗狗都能轻松找到一席欢愉之地。
先期建成约300平方米的宠物乐园,已经成为附近汪星人、喵星人必到的打卡点。根据宠物天性设置游乐和服务设施,融入陪伴、训练、社交等功能,既满足了各种体型的宠物玩耍,还为“铲屎官”设置了专属休息区。
下一步,罗湖将全面梳理城市公园、街头绿地等公共绿地资源,选择适宜空间,引入社会资本,以翠湖文体公园、东湖公园等为样本,建设宠物友好公园,集宠物互动、观览、社交于一体。探索宠物小型交易市场、运动会、文创集市等活动,扩大影响力。完善公园设施,包括限定空间范围、加强防护、划分区域管理,配置宠物活动、游乐及互动设施,设置宠物友好服务台。联合宠物消费企业、商家、社交媒体等策划宠物主题活动,鼓励宠物企业、协会等机构主办有影响力的宠物活动。
同样备受欢迎的,还有“河狸乐园”。滑索道、蹦床、秋千、滑梯、过桥木墩……不同造型的河狸憨态可掬、充满童趣,与琳琅满目的无动力儿童设施相得益彰,打造了全龄段儿童游乐区,满足从1岁到青少年的不同户外游乐和使用需求,并为自然教育活动提供绝佳场所。
身为公园的形象IP,小河狸有着“大来头”。罗湖区城市基建项目深圳水库“百日堤坝”,是“深圳速度”的代表之一,即在百日内完成一座约1公里长、30米高的堤坝主体工程,引东江水供应香港解决水荒问题。如今,这只动物界的“基建狂魔”,不仅重拾了罗湖的“红色记忆”,在显著提升园区的品牌形象和辨识度的同时,也将为游客提供更具吸引力和故事感的游览体验。目前翠湖文体公园的河狸IP外观设计已获国家专利授权,AR冰箱贴、手机支架、文创雪糕等文创产品也将陆续问世。下一步,东湖的菊花、洪湖的荷花等多元主题元素将加入公园IP的创建,形成“八园连通”的主题故事,构建罗湖特色公园的主题IP文化。
据罗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魏明来介绍,接下来,除了利用基础条件较好的大型市政公园现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更多的宠物友好空间外,还计划在公园周边引入宠物培训、寄养等配套产业。与此同时,以翠湖文体公园、东湖公园等公园为样本开展先行示范,建设宠物友好公园,打造集宠物互动、宠物观览、宠物社交于一体的户外宠物活动目的地,进一步突出宠物友好元素,助力推动宠物经济集聚发展。
绣出山水湖城“大精彩” 打通8个公园、约20平方公里城市漫游网络
既能推窗见绿、开门见园,更能徒步山林、漫步郊野,听鸟叫虫鸣,闻花香草香。
基于城区优良的生态资源本底,罗湖区正加快推进“八园连通”,计划通过连接生态断点,提升现有连接条件,完善生态游憩骨架覆盖,实现公园群、商圈与社区彼此相连的城绿交融新格局。
据了解,罗湖区“八园连通”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包括银湖山郊野公园、布心山郊野公园、围岭公园、红岗公园、洪湖公园、人民公园、东湖公园、仙湖公园等8大公园,拟通过廊桥、连桥、隧道涵洞改造等方式,加大建设与绿道、碧道网络相匹配的城市立体大慢行体系,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与公园、山林间的交通联系及出行体验。该计划涉及红岗公园改造提升及周边生态廊桥(中、西廊桥)建设工程一期、二期,环深圳水库绿道一期、二期,围岭布心生态连接,红岗西-围岭人行慢行系统提升等项目。
鲲鹏径二号桥效果图。
作为深圳“山海连城”计划主干游憩步道实施落地的首座标志性工程,连接银湖山、梅林山的鲲鹏径一号桥已于2023年12月顺利贯通。作为罗湖“八园连通”的重要一环,银湖山-红岗公园西跨玉平大道生态廊桥(鲲鹏径二号桥)、红岗公园西-红岗公园东跨清水河三路生态廊桥(鲲鹏径三号桥)系我市山海连城“一脊一带二十廊”中“一脊”的主要生态断点。缝合该生态断点对于全面贯通“一脊”、构建山海连城生态骨架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保护和提高深圳中部生物多样性、保障物种迁移和基因交换、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关注的是,红岗公园作为区域生态廊道关键节点,拥有5000余株多种乔木和约9万平方米的改造面积。根据相关部门的生态专题调查,红岗公园还发现原尾蜥虎、长尾缝叶莺等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野生动物。综合来看,鲲鹏径二、三号桥相较于一号桥,桥长、跨径和净空均更大,防护措施也更加复杂。有关资料显示,银湖山与红岗公园的生态廊桥建设连接由鲲鹏径二号桥(198.16米)和鲲鹏径三号桥(215.96米)组成,总长414.12米。以鲲鹏径二号桥和三号桥组成的生态廊桥总面积约4969.40平方米,桥面宽12米。人与动物通行区域之间将利用植物形成生态隔离带,桥梁两端结合公园人行道路及山体情况进行自然衔接并且提升生态环境。
打造亲水城市“会客厅” 实现环深圳水库30公里绿道闭环
一湾碧水穿城过,绿美罗湖入画来。罗湖位于深圳河流域,水资源丰盈、水系丰富,辖区拥有20条河流、7座水库,水域岸线总长度近92公里,包括深港居民的“水缸”深圳水库,以及著名的“四湖”——仙湖、洪湖、东湖、银湖。
近年来,通过河景联通绿道、串联公园、聚集城市,罗湖区努力打造亲水“城市会客厅”。据统计,此前已建成梧桐山河及其支流碧道、正坑水碧道等总长27.41公里的碧道,预计到2025年底,将完成超35公里特色碧道建设。
以“水”为笔,罗湖绘就了“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好画卷,接下来,还将以水为纽带,以河湖堤岸为载体,大力实施水际线重塑,将河道与慢行道、公园、水库、山脉相连,形成完整的绿色闭环,激发沿线及周边社区活力,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为丰富的休闲去处与文化体验。
此次“八园连通”的版图,同时涵盖一个水库(深圳水库)和两条碧道(沙湾河碧道、布吉河碧道)。项目方面,沿深圳水库北段的环深圳水库绿道一期,全长约6公里,绿道分为架空绿道、郊野径, 其中大望桥两侧衔接段0.47公里、大望村北侧郊野径5.6公里。二期南段连接现状梧桐绿道南端终点与翠湖文体公园,途径东湖公园、水库右幅坝、东湖宾馆、沙湾路等,路线设计总长度2.2公里。项目一、二期建成后将与北、南段分别连接现状梧桐与淘金山绿道,实现环深圳水库30公里高品质绿道闭环。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铲屎官们,#携宠出行好物分享#开麦啦! 高铁能携宠,景区也友好,但各位铲屎官的出行装备跟上了吗?快来鹏友圈晒出你的携宠出行好物,无论是塞兜里的免洗脚垫、秒变豪宅的折叠箱,还是防社死的除臭喷雾,安利/避雷统统欢迎!带话题发布动态,一起解锁带毛孩看世界的快乐!晒好物+心得,优质安利直接上榜!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00:14
#读特小记者# 在大梅沙海滨公园外,竟然有一架直升机嘟嘟嘟嘟地降落🛬到地面。🚁 直升机周围有绿化和灌木。 要知道,直升机通常用于运输、救援、观光等多种用途。 莫非这是用于观光的?真新奇!#读特小记者#
00:35
脱了制服,藏装一样可以驾驭👍💐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