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由市政协主办、九三学社深圳市委员会承办的2024年首场“委员议事厅”围绕“从园区出发 深圳向‘绿’前行”主题展开热议。市政协副主席王宏彬参加活动。
深圳是中国“工业第一大市”。深圳要保持工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同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工业低碳化发展十分关键。产业园区作为工业产值的集中区域,在工业低碳化发展中承担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深圳通过政策引导、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在全市建立了一批代表性的绿色低碳产业园区。但当前深圳也存在缺乏纲领性文件、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缺乏统筹协调等问题,导致企业对产业园区的低碳化发展有疑虑。
那么深圳如何高质量布局部署产业向“绿”前行呢?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委员、九三学社市委会环境资源专门委员会主任、市东部水源管理中心主任曾岭岭建议,深圳要加快制定出台《深圳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引导深圳工业低碳工作的推进。
“算好了经济账,大家才会更有动力。”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会常委、盐田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张京京认为,针对企业对产业园改造动力不足的问题,应做好政策和金融的服务,包括协助企业和园区用好用足各级政府的补贴和政策等。同时充分发挥金融模式的创新,解决低碳化建设改造的资金问题。
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南天司法鉴定所副所长徐期林建议,要加快制定出台“智慧低碳园区评价导则”,并以建设方、运营方、企业为中心,建立起一整套绿色低碳园区工作标准体系,为企业提供更加清晰、明确的指引。
活动现场,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处副处长彭涛回应委员建议时透露,《深圳市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化改造工作方案》正在征求意见。该方案提出2024年要改造100个产业园区,争取到2026年基本完成全市所有的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化改造。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