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调查|“酒醒时分”第一季度财报来袭:茅台、五粮液降价风暴席卷股市,投资者何去何从?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周良成
04-29 16:32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随着4月的尾声来临,各大上市公司的第一季度财报纷纷出炉,而在其中,备受瞩目的无疑是白酒板块的巨头——茅台与五粮液。这两家企业的动态,不仅牵动着无数消费者的心,更在股市中引发了不小的波澜。特别是近期茅台、五粮液的“降价风暴”,更是让整个白酒行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图: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周良成实地探访贵州茅台)

记者实地探访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

在白酒股集中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之际,记者专程前往市值排名前三的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三家酒厂实地探访,先后参观了三家酒厂的酒文化展示馆、博物馆、明代的老窖等白酒工场等,深入了解这三种白酒的历史和文化。记者发现,跟往年相比,贵州茅台的零售价格出现了下降,以飞天茅台为例,以往最高卖到3100元一瓶,今年则下降至约2600元一瓶,逼近经销商“生死线”。

在酱香白酒的发源地茅台镇,记者看到有几百家小酒厂和卖酒的店铺,但这些民营酒厂老板反映,跟往年相比,来茅台镇体验“酱香文化”的游客明显减少。有小酒厂老板抱怨道:“因为游客太少,连茅台机场直达茅台镇的机场大巴都取消了。”

(图: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周良成实地探访五粮液总部)

在四川宜宾、泸州等高端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地,有白酒经销商向记者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市场购买力不足,中高端白酒的销量出现下降。前期高价囤积大量中高端白酒的零售商,可能已出现浮亏。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社会购买力不足是中国酒业面临的共同问题。随着中高端白酒消费场景减少,名酒酒厂依托强势市场地位向渠道压货,也成为各大名酒品牌业绩高增长的“法宝”之一。

(图: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周良成实地探访泸州老窖明代窖池)

高端白酒“降价风暴”席卷股市

今年以来,飞天茅台和普五的出厂价格或市场指导价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调,这一系列信号无疑给白酒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高端白酒“降价风暴”正在席卷股市。截至4月29日收盘,今年以来,A股20只白酒股中14只股价负增长。其中,皇台酒业、岩石股份、酒鬼酒股价跌超三成,水井坊、舍得酒业股价跌超两成,金种子酒、天佑德酒、洋河股份、顺鑫农业、金徽酒股价跌超一成。

茅台与五粮液业绩背后的隐忧

4月26日晚间,贵州茅台发布2024年一季报。当期,其实现营收457.76亿元,同比增长18.11%;实现归母净利润240.65亿元,同比增长15.73%。五粮液4月28日晚间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约348.33亿元,同比增加11.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0.45亿元,同比增加11.98%。

尽管两家公司的营收均实现了增长,但与过去几年相比,营收增速明显放缓。例如,贵州茅台2023年一季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387.56亿元,同比增长20%;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7.95亿元,同比增长20.59%。五粮液2023年一季报显示,实现营收311.39亿元,同比增长13.03%,实现净利润125.42亿元,同比增长15.89%。

此外,库存压力增大以及营销费用增加等问题也不容忽视。财报显示,贵州茅台归母净利润低于营收增速,这是由于今年一季度,贵州茅台的税金近72亿元、销售费用11.4亿元,去年同期分别为54.6亿元、7.57亿元,分别增长32%和50%,这是其利润涨幅低于收入增长的原因之一。

白酒股投资者何去何从?

高端白酒降价风暴的背后,是白酒行业面临的复杂挑战。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消费升级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白酒的需求逐渐趋于理性,不再盲目追求高端品牌和高价产品。一位在白酒销售领域打拼40多年的白酒经销商告诉记者:“未来高端白酒的‘金融属性’会逐渐消失,价格会逐渐回归理性。以往一瓶酒一个月涨几百,半年翻一倍的情形可能不会再出现。”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互联网等新兴渠道的崛起,传统白酒销售模式受到了严重冲击。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这场白酒降价风暴无疑增加了投资决策的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者该如何抉择呢?

行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白酒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市场趋势,在评估白酒股的长期投资价值时,不仅要看到眼前的降价行为,更要关注其背后的战略调整和长期发展潜力。“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而言,可以适当减少对白酒板块的配置比例。而对于长期看好白酒行业发展前景的投资者来说,则可以逢低布局优质龙头企业。”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周良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