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已近尾声,那些仅在这个季节才能品尝到的野菜,似乎更显得珍贵。不仅野菜,一些常见的蔬菜和豆类也有着限定的上市期,比如那鲜嫩的蚕豆。有句老话说得好,“嫩三天,老三天,不老不嫩又三天”,它形象地描绘了蚕豆短暂的上市期。蚕豆的营养价值极高,蛋白质含量仅次于大豆,同时富含钙、镁、钾等多种微量元素。它的氨基酸种类全面,尤其是对大脑有益的赖氨酸含量更高,被誉为“天然补脑豆”。同时,蚕豆也是维生素B1的重要来源。所以,蚕豆即将下市之际,应抓紧时间享用。
这次要分享一道以蚕豆为主角的美食——蚕豆春笋烧咸骨。这道菜将春天的新鲜味道融入每一口之中,糯滑的蚕豆,脆爽的春笋,鲜香的咸骨,一起烹煮出春天的鲜美。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具体做法吧。
食材:
蚕豆、咸骨适量、春笋1根、一小把韭菜、一些葱蒜、生抽、鸡精、食盐、食用油。
做法:
1.需要准备新鲜的蚕豆。将蚕豆从荚中剥出,只留下蚕豆仁。这里的蚕豆仁外面还有一层皮,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是否剥去。但需要注意的是,剥皮后的蚕豆仁不耐煮,所以烹饪过程中需要特别留意。
2.准备配菜。将春笋剥壳后切成滚刀块,韭菜洗净后切段,咸肉切成大块。如果家中没有咸骨,也可以用非烟熏腊肉或咸肉替代。
3.烧一锅开水,将春笋下锅焯烫3分钟后捞出。这个步骤可以帮助去除春笋中大多数的草酸物质。
4.用净锅烧油,油热后保持小火,将咸骨下锅煸炒至变色,再加入葱蒜炒出香味。接着,将蚕豆仁和春笋一起下锅,大火翻炒一分钟,淋入少许生抽一起炒,炒出香味。
5.倒入一碗高汤,没有高汤的话,清水也可以。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煮7~8分钟,然后加入一些鸡精提鲜增味。如果你用的是已经剥皮的蚕豆仁,就适当缩短煮的时间,防止蚕豆仁全部碎掉。
6.将韭菜段撒入锅中,关火后翻拌均匀,让韭菜的清香在余热中散发出来。这样,一锅鲜美的蚕豆春笋烧咸骨就完成了。
这道菜将春天的鲜美完美地烹饪出来。粉糯的蚕豆、脆爽的春笋,伴着淡淡的韭菜香味,清淡而美味,非常开胃。春季的尝鲜时刻即将结束,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动手试试看。
小贴士:
1.对蚕豆过敏的人群不宜食用。蚕豆一定要煮熟煮透后再吃,生豆对健康不利。剥皮后的蚕豆仁不耐高温久煮,否则蚕豆仁会煮得稀碎,最后可能就成了一碗蚕豆粥。
2.可以不加食盐,这是因为咸肉的咸度已足够,煮过后的咸肉会将盐分释放到汤水中。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用咸肉的咸度来决定是否需要加盐。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报家生活秀——记录身边的温馨日常!家里娃的萌趣瞬间、爸妈的生活智慧、毛孩子的搞笑名场面,随手一拍都是暖心好素材,个人赛等你来秀~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报家生活秀#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0:10
#45载圳青春#咪生来就是要被人ruarua的🥰#45载圳青春#
00:13
#45载圳青春#自发跟唱的深圳市民
00:31
#报家生活圈#「个人短视频」古风小兔……哦不,古风小咪这厢有礼了🙌小小才艺,不成敬意⁄(⁄⁄•⁄ω⁄•⁄⁄)⁄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