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书写灵魂的味道

​梁庄
2024-04-24 16:52
摘要

正是这样一个又糊涂又不幸的女子,偏偏无怨无悔地喜欢诗,偏偏为写好一首诗茶饭不思,最终无论如何变成了一个诗人,入了社,成了大观园作协成员。

我向来觉得《红楼梦》是一部预言书,里面一定隐藏着林林总总的命运密码。我们通过研究里面人物的命运,可以解读自己生活中人物的命运,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前几天我写到栀子花,谈到淡雅的花香,就想起《红楼梦》中的香菱,所以专门研读《红楼梦》中的民间诗人香菱的性格和命运,对古代诗人群体的了解会更加详实有趣。

香菱是《红楼梦》最早出现的女子,开始叫“甄英莲”,很多人重视“英莲”为“应怜”,而没有想过“莲英”,“莲英”就是莲花。莲花和菱花依水而生,有并蒂的契缘,所以有一段“夫妻穗”的章节。后来,金桂又改“香菱”为“秋菱”,似为“秋水菱花”之意,坐实了“水中花”之名。丢失英莲的家人叫“霍起(祸起)”,因英莲而被薛蟠打死的叫“冯渊(逢冤)”,她的死敌叫“金桂”,感觉这里面一定隐匿着某种秘密。

香菱学诗,是曹雪芹著作《红楼梦》中的经典故事,被选入语文课本。脂砚斋对此有精辟的分析:“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故欲令入园,终无可入之隙,筹画再四,欲令入园必呆兄远行后方可。”呆兄最无诗趣,其诗之龌龊与他对诗的龌龊是高度统一的。

在“甄英莲”阶段,她的主要命运是“有名无运,累及爹娘”,判词是“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夜,便是烟消火灭时。”在“香菱”阶段,演绎了她一生的主要命运,香菱语出唐代许浑的《送朱坡少保杜公池亭》,诗曰:“秋梧叶暗潇潇雨,菱荇花香淡淡风。还有昔时巢燕在,飞来飞去画堂空。”人如其名,名如其人。香菱,很多人读《红楼梦》的时候并不太注意,因为发生在她身上的爱情故事不多,但在曹雪芹的八十回目就有两回是用了“香菱”名。一回是“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另一回是“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王道士胡诌妒妇方”,在一百二十回中,更多了“破好事香菱结深恨,悲远嫁宝玉感离情”。加上两个回目的指代,“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占据《红楼梦》回目,做女一号的次数确实不算少。香菱长得怎么样?像秦可卿,眉心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痣。说明香菱是大观园的一线美女,同“可卿”“晴雯”“尤三”,但不同于她们的艳丽和生活的香艳,她就是两个字:淡和冷。

香菱才貌品格在脂砚斋眼中何其优秀,而薛蟠呢?则是大字认不得几个的呆霸王,“五岁上就性情奢侈,言语傲慢……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让如此优秀的女子,面对如此不堪的呆霸王,自然毫无幸福可言,更不会有什么柔情蜜意,一个“空”字写出了香菱命运的悲哀和无奈。薛蟠娶了他做小妾后,果然“过了没半月,也看的马棚风一般了。”马棚风就是一个空字,空气,无视。

香菱的代表作是《吟月》:“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魂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在这首诗中恰恰表达的就是香菱思念薛蟠,兴之所至的杰作。说明香菱确实不懂政治,有多呆。香菱作此诗之时,薛蟠已经跟随家仆外出运货,数月不在身边,也正因此,香菱才得以有机会进入大观园居住,在此环境下,香菱内心思念薛蟠,于是发出“缘何不使永团圆”的感慨之声。同时也写出了香菱“精华难掩魂自寒”的命运本质和永无团圆的悲催。

香菱在《红楼梦》的排位,是居副册之首。第五回宝玉看了又副册之后,又去打开副册厨门,拿起一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薛蟠娶来夏金桂,“两地生孤木”当然是拆字法,就是“桂”字,金桂一来,香菱就被她折磨死了。高鹗写后来夏金桂死了,香菱被升格为正妻,显然完全违背了这幅画和这个判词显示的预言。

这个“根并莲花一茎香”的香菱,在《红楼梦》七十九回结尾处写薛蟠的正妻夏金桂记恨宝钗,没欲寻隙,便问香菱:“香菱二字是谁取的名字?”香菱便答:“姑娘起的。”金桂冷笑道:“人人都说姑娘通,只这一个名字就不通。”接着香菱的一段香论,堪为《红楼梦》的精华篇章之一。

在八十回“美香菱屈受贪夫棒”中写道:话说金桂听了,将脖项一扭,嘴唇一撇,鼻孔里哧了两声,拍着掌冷笑道:“菱角花开,谁见香来?若是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那里?可是不通之极!”香菱道:“不独菱花香,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香比是花儿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

让香菱津津乐道的一首诗是《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是王维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时所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句法、字法、音律匠心独运,虚实相生,首联、颈联实写,气韵高远;颔联、尾联虚写,淡逸清幽;田园风光与诗中人物交替出现,情景交融,且因诗引出五柳先生陶渊明,风雅何及。

薛蟠的一切快乐都与食色相关,都属于低俗的肉体享受,简单直白,无所掩饰。为了一时的高兴,他会草菅人命,也不介意背负一个仗势欺人的名声,是标准的浮淫之徒。薛蟠出狱后,把香菱扶了正,后难产而死,并遗留一子。根据判词“自从两地生枯木”和各位红学家的佐证,香菱最后被夏金桂折磨致死。《癸酉本石头记》中甄士隐告诉香菱将归太虚幻境后,香菱哭泣,夏金桂吃醉酒来到香菱房内,后被夏金桂用牛筋绳勒死。在最后的情榜上尊以“情呆”名号,即——满眼无物不可心,无人不可人,心机独缺,命绝悍妇之手,真情呆矣。

年纪轻轻的香菱,却患上了“干血之症”,血是生命之本。加之夏金桂和薛蟠联手对她的毒打,还有宝蟾对香菱的毒害,都让这个姑娘不堪其重。这所有的伤害,都是一个女人生命中无法承受的痛。“今复加以气怒伤感,内外折挫不堪,竟酿成干血之症,日渐羸瘦作烧,饮食懒进,请医诊视服药亦不效验。”干血之症,会使血越来越少,血干以后,人精气神都被抽空而死,正好应了第五回判词,已经揭示了香菱的死因就是生生枯槁而死。

正是这样一个又糊涂又不幸的女子,偏偏无怨无悔地喜欢诗,偏偏为写好一首诗茶饭不思,最终无论如何变成了一个诗人,入了社,成了大观园作协成员。曹雪芹就是要把最不堪的对比写出来,这是何其刺痛?这就是一个人的诗和远方,这也是很多诗人的诗和远方。这就是郁达夫说的:英雄常为酒食谋,出卖文章为买书,这正是千千万万诗人的命运。不过,也正是诗贴近底层,给了红尘中千千万万社会底层诗人最温柔的抚慰,以确保他们灵魂只有香如故。

见习编辑 刘兰若 审读 张蕾 二审 刁瑜文 三审 张樯

(作者:​梁庄)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