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 | 麻涌漳澎:浪遏飞舟,乡村蝶变

东莞+ 叶可欣
2024-04-24 10:41
摘要

奋力实现“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让“向往的水乡”出圈出彩。

四月的上午,麻涌漳澎村热火朝天,村里村外的精壮男女轮番上阵、桥上岸边老少观赛、鞭炮声加油声震耳欲聋……当地人告诉记者,这场男女子3000米绕河竞速赛龙舟比赛还只是当地龙舟文化的“冰山一角”。

赛龙夺魁、伏腰划桨,龙舟的“速度与激情”不仅在清澈的河面上呈现,更体现在漳澎村内外的点滴蝶变中。“龙舟精神”成为漳澎人刻入骨子、融入血液里的特有基因。

当下,改革的时代浪潮翻涌而至,漳澎村上下形成了凝心聚力、奋楫争先的“龙舟精神”,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凭借这股精气神打开了自治、善治新格局。

龙舟历史悠久,历经兴衰变迁

在这个与水有着不解之缘的地方,流传着一段段龙舟佳话。这里河网密布,水乡风光旖旎,为龙舟活动的举行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在漳澎这片水乡,人们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人精通水性,善于操艇。而五月,更是扒龙舟的盛大时节,这一传统习俗深入人心,代代相传。漳澎的龙舟队,凭借其悠久的历史沉淀、丰富的经验积累以及超群的实力,在各类龙舟竞赛中屡次夺冠,名扬四海。

在历史的长河中,漳澎的龙舟活动历经了兴衰变迁。尽管龙舟的起源已无从考证,但老人们口中仍流传着清末民初时期龙舟赛的盛况。那时,每逢端午节前后,扒龙舟便成为全村共襄盛举的民俗活动。改革开放后,漳澎的龙舟比赛逐渐从坊间扩展到全村,并取得了诸多荣誉。

村民们认为,这得益于他们独特的划龙舟技巧。“在比赛中,他们的木桡始终向前,与其他村庄的向后划法截然不同。这种独特的动作使得入水角度更加合理,借助水的冲力,龙舟的速度得以大幅提升。”也有人认为,漳澎龙舟队获胜的唯一秘诀更多地源于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日常艰苦的训练。

1984年,漳澎村龙舟队代表东莞参加了香港国际龙舟锦标赛,并一举夺得800米直道竞速的冠军。这一年,被许多老人视为漳澎村龙舟队扬名立万的起点,也是其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一步。自此以后,漳澎龙舟队屡创佳绩,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篇章。

龙舟文化成为全村团结发展的纽带

百舸争流千帆竞,一场场竞技比赛激活了这条村全新的凝聚力向心力。

为了将龙舟文化发扬光大并顺利传承给新一代,漳澎村委始终倾注心力培养与训练青少年选手。“还记得2011年暑假,村里遴选了百余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近20天的龙舟特训,并隆重举办了首届暑假龙舟比赛。”据漳澎村党委委员刘嘉荣回忆,当时比赛盛况空前,至今仍被众多村民津津乐道,成为村中一桩难忘的盛事。

赛龙舟历经多年,魅力不减,其根源在于它承载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敢打敢拼的民族意志的生动体现,激发出人们敢闯敢试、奋勇争先的豪情壮志。

时光流逝,尽管漳澎每年都有老队员告别赛场,但他们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龙舟文化的传承——不少退役队员都成为麻涌镇乃至珠三角地区龙舟队伍争相聘请的教练。

据统计,每年龙舟季,漳澎村都有十余名村民被聘请至各地担任龙舟队教练。因此,漳澎村被誉为远近闻名的“龙舟教练村”,为龙舟运动的发展贡献着积极的力量。

如今,漳澎扒龙舟的习俗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也融入了诸多现代元素。其中最大的变革莫过于打破了性别界限,使龙舟赛真正成为全民共襄盛举的体育盛事。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漳澎村便率先组建了本村首支女子龙舟队,她们在激烈的比赛中屡创佳绩,为女子龙舟运动树立了榜样。

在漳澎,龙舟不仅是竞赛的工具,更是联络情谊的纽带,它代表着水乡独特的文化,是人们心中难以割舍的精神图腾。如今,龙舟精神已不仅仅体现在端午前后的赛事中,它更内化为漳澎人民的文化自信与乡土情怀,激励着他们抢抓乡村振兴的时代机遇,实现家乡发展与个人理想的双赢。

例如,麻涌籍港商陈冠杰就回乡出资打造了世界最长的超大龙舟“冠杰飞龙”,以回馈家乡父老。如今,这座“冠杰飞龙”已成为全村的“宝藏”,常在重大节庆活动中展出。

以龙舟精神推进乡村治理,让“向往的水乡”出圈出彩

2023年7月,漳澎村男女子龙舟队发挥力争上游、团结拼搏的龙舟精神,夺得麻涌镇“超盈杯”龙舟锦标赛双冠军,再创漳澎发展新辉煌;2023年8月,漳澎村组织村篮球队参加麻涌镇第十七届“香飘四季杯”篮球联赛,获得成人组第二名,组织村足球队参加第十六届“香飘四季杯”足球联赛,获得乙级第一名……在万人空巷看龙舟的热情中奔涌而出的龙舟精神,是历史的沉淀,也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当前,漳澎处处洋溢着敢于拼搏、勇于挑战、善于攻坚的“龙舟精神”,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经济稳健发展,社会综合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日新月异,成为乡村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漳澎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和乡村品质环境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获得“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东莞市文明标兵村”“龙舟之乡”“游泳之乡”“曲艺之乡”等称号。走进漳澎村,便能感受浓郁的岭南水乡风情。

2023年,漳澎村积极响应省市镇“百千万工程”的号召,全面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为村民们打造出一个更加靓丽宜居的乡村环境。在原有的一河两岸栈道基础上,漳澎村投入1000多万元,延伸栈道建设,并加入灯光装饰,打造出一条从平乐桥至东方桥段的亮丽风景线。这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更让漳澎的夜晚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在传统文化方面,漳澎村更是大力传承和发扬。端午龙船景、中秋添油、千叟宴等传统活动的举办,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凝聚力和精气神,更吸引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赞赏。

如今,走进漳澎村,人们不由得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所吸引。平乐湿地公园以其独特的平乐塔、精美的岸边造景、蜿蜒的河滨栈道,以及碧波荡漾的河水,成为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后花园”。这里的环境优美,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观光、娱乐,享受着和谐的水乡生活。

乘风破浪正远航。漳澎村党委书记伍浩均表示,平乐湿地公园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更成为漳澎村的一张亮丽名片。而龙舟公园、龙舟观景台的建设,更是将漳澎的龙舟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项传统活动。

湾区同源,岭南风采,一水同舟,百舸争流。未来,漳澎将打造更多有特色的活动,凝聚村民,也让更多的人走进漳澎、认识漳澎,赋能“文旅+”特色发展,发展绿美经济,不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奋力实现“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让“向往的水乡”出圈出彩。

【相关新闻】

麻涌漳澎村一河两岸栈道预计5月投入使用

麻涌漳澎村一河两岸栈道(平乐桥至东方桥段)建设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以上,蜿蜒的河滨栈道已初见规模,石栏杆、灯光照明基本完成,工人们正在对工程进行收尾,预计5月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该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岭南水乡风光在这里展露无遗。约850米的河滨栈道,连接东方桥与平乐桥,实现河岸连通,成为融合健身、游览、休憩、生态、观光等一体的慢行步道系统。

“新建的休闲栈道不仅可以解决村民日常出行的需求,还通过精心设计、选用不同的建材,使栈道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提供岸线旅游、休闲、观光等功能,促进文旅产业提质升级。”漳澎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悉,麻涌镇漳澎村一河两岸栈道(平乐桥至东方桥段)建设工程,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休闲栈道和提升一河两岸灯光亮化景观,长度约850米,主要建设栈道、石栏杆、安装灯光照明等,建成后供市民、村民休闲踱步,不断改善村内人居环境和宜商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幸福美丽乡村,助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作者:叶可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