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机构难逃严监管,信永中和等三家收罚单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邹晓
2024-04-21 14:13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这三家中介机构及9位业务人员被警示,均与同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智动力相关。

深圳证监局近日发布三则针对中介机构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涉及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下称“信永中和”)、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下称“立信”)以及银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下称“银信评估”)。

这三家中介机构及9位业务人员被警示,均与同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智动力相关。

深圳证监局指出,该局对立信执行的智动力2019年、2020年年报审计项目的执业质量进行了检查。经查,立信在审计执业中存在收入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研发费用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深圳证监局对信永中和执行智动力2021年、2022年年报审计项目执业质量进行检查亦发现问题,包括存货跌价准备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商誉减值测试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等。

此外,银信评估及相关评估师则是在对智动力收购广东阿特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阿特斯”)相关商誉及资产组的资产评估业务时,存在评估执业时收集资料不充分,现场调查程序执行流于形式,对重要评估参数的评估复核不到位等问题。

智动力成立于2004年7月,2017年8月登陆创业板,前身为深圳市智动力胶粘制品有限公司。公司所处行业为消费电子行业,主要从事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结构性器件、光学组件及可穿戴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客户提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产品及新能源汽车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去年12月,深圳证监局对智动力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经查,智动力在财务会计核算方面存在不良品有关核算不准确、相关年度商誉减值测试参数设置不合理、委托加工业务未按照净额法核算、模具收入与相关产品成本核算不匹配、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足、报废品会计处理缺乏依据等问题,影响公司相关财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

此外,智动力在制度建设、内部控制、募集资金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不规范情况。深圳证监局也对智动力董事长等相关责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智动力当初收购阿特斯便因高溢价而备受市场质疑。去年5月,智动力遭到深交所问询,被问及公司是否存在通过一次性计提商誉进行“财务大洗澡”的情形。

智动力业绩表现也并不理想,根据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2亿元-2.8亿元,上年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约2.19亿元。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消费电子行业发展状况对公司主营业务的影响。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邹晓)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