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论语丨商场变景区,“胖东来”能否复制?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2024-04-08 15:25
摘要

对佛山来说,打通城市的文化、体验和商业,既有基础,也有潜力。

“网红商超”胖东来,在清明假期依旧火爆。三天时间里,许昌胖东来三店,日均客流量在30万人以上,超市限流、排队购物成为独特的风景。

作为流量经济的代表,胖东来在零售业显得与众不同,与其说是商超,更像是一个景区,以一己之力,带火了一座城的旅游,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

受到电商冲击等影响,当下百货零售业的日子并不好过。进入2024年以来,已经有多家老字号百货关门,零售业转型迫在眉睫。而胖东来,到底有何“魔力”,竟把超市变成了景区,吸引那么多人前去打卡?

解锁胖东来的流量密码,有三点经常被人提起:货真价实的商品、贴心的服务,以及对员工权益的尊重。就在日前,“胖东来今年将安排全员出国游”的消息冲上热搜。提到胖东来的保姆式服务,很多人更是津津乐道:面包糕点,不好吃免费退;衣服、鞋子穿几个月有毛病了,可以拿过来免费修……

胖东来时代广场店刚刚开门时蜂拥而入的顾客。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刘振坤 摄

这让人形成一种印象:胖东来不只是超市,更像一个充满人情味、能够触动人心的社交空间。特别是很多人在互联网购物中,都有过被“人工智障”客服接近逼疯的体验后,这种人性化服务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商场变景区的背后,是胖东来成功塑造了企业的“人设”,在商品之外,向消费者传递了一种情绪价值。这种情绪价值,是商家与消费者的一次良性互动、一种情感共鸣,是释放消费活力的一个推手。

从“淄博烧烤”,到“天水麻辣烫”,再到胖东来,与其说他们抓住了流量密码,不如说他们抓住了年轻人文旅消费的风向——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景区打卡式消费,开始向往无目的休闲、城市微度假,更加追求沉浸式体验,文旅消费正由传统景区向城市生活转变。

4月3日,游客在天水市麦积区的一家麻辣烫店选菜品。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这种转变,也为努力释放文旅消费潜力的城市提供了新思路。当生活化成为旅游消费的新热门,游客希望深入当地,与市民生活有更多互动,一座城市对游客的吸引力,就不再局限于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消费空间与景区打通了边界,超市、菜市场、老巷子都可能成为游客探索的区域。

对佛山来说,打通城市的文化、体验和商业,既有基础,也有潜力。这座城市有“十大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有岭南天地等四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也不乏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这样满足“进货式”旅游的地方。深化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推动佛山消费扩容升级,既需要持续打造一批聚人气、促消费的“节”,也要引导传统购物场景向综合消费场景转型。

2024年4月5日上午,游客们在岭南天地拍照留影。/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春摄

吸引游客的关键,就在于能否结合自身特色和市场需求进行创新,给他们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体验,以及类似“胖东来”这样的情绪价值满足,让游客找到情感共鸣点。

如果说旅行的真谛,是为了探寻未知世界的美好,遇见美丽的风景和有趣的灵魂。那么一座拥有地方特色、能够带来独特旅行体验的城市,才是游客眼中有趣的旅行目的地。

有力回应这种需求,才能做好消费场景创新的文章,推动文商旅真正融合起来。这是佛山亟待加强的地方,也是大有可为的空间。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评论员刘江

欢迎加入评友汇交流。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