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特别报道|校园、商圈,高尔夫的深圳新场景
晶报记者 余梓宏 邹振民
04-08 09:01
收录于专题:晶报·特别报道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高尔夫是全球公认的9大主流运动项目之一。但提到高尔夫球运动,你会想到什么?门槛高、价格贵?作为一项知名度高而参与程度相对较低的体育运动,它被贴上了很多标签。但在深圳,这项偏小众的体育项目如今有了大众化的趋势。

晶报记者了解到,早在2017年,深圳的公立学校黄埔学校将高尔夫球课纳入校本课程,景莲小学、天健小学还将教学楼顶的天台改造成了小型的高尔夫练习场,鼓励孩子接触高尔夫球运动。在2023年底,全国首个由教育局主办、在学校校园内举行的高尔夫球校园联赛——深圳市福田区首届中小学高尔夫球校园联赛举办,吸引了170名学生运动员参赛,在6个由学生自主设计的球道上竞相角逐。

据深圳高尔夫协会统计,2023年深圳有8所公办学校开设高尔夫球体育课及训练课,总计课时3053小时,惠及学生137385人次。

▲高尔夫运动走进深圳校园(资料图)

高尔夫球除了走进校园,晶报记者在走访过程中还发现,深圳不少商圈都出现了室内高尔夫球场,推出了团购和体验课程,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打卡尝鲜。“沉浸式打球,体会到了这种专注的快乐”,一位网友点评说。曾经被视为“高大上”、“商务风”的高尔夫球运动,如今也已成为了深圳年轻人的“新宠”。

“95后”上班族每周打两次

“95后”李锋(化名)是媒体从业者,在去年5月份通过曾在日本留学的朋友接触到了高尔夫球运动,很快就着了迷。“看到球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式在空中飞翔,很是过瘾。”

和很多人一样,李锋此前对高尔夫运动也存在一定的“偏见”。“一开始不太理解这项运动,以为这是大老板才玩的运动,但尝试去练习场挥了几杆后,发现这项运动挺适合我的。”李锋说,高尔夫球是一项不太讲求对抗的运动,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能参与,而且更偏向于自己琢磨细节,“假设有100个细节,你可能做到98个,有2个没做到,球的运行就没有你想的那么好,然后你就会追求做对所有的细节,打出最理想的一杆。这种和自己较劲的感觉,对我来说很有趣。”

如今李锋每周基本保持打两次高尔夫的频率,一般是去室内高尔夫球场和练习场,“周末会去上一个小时课,然后在周中找一到两个晚上巩固。”李锋说,高尔夫这项运动挺适合上班族的,“忙完一天的工作后,去打一会儿高尔夫,身体上不会太疲惫,比起其他高强度的运动而言,高尔夫更适合下班后休闲娱乐。”而且除了自己打,还可以约上朋友一起琢磨细节,也能满足一定的社交需求。

▲室外练习场。

在李锋看来,深圳很适合高尔夫运动发展,“高尔夫球机构特别多,无论是下场打还是去练习场,或者是去打室内高尔夫,选择都特别多,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据他观察,在他居住的宝安中心周边,仅壹方城附近就有三家室内高尔夫球馆。“虽然没有健身房那么多,但也能看到高尔夫这项运动正在辐射更多的人群。”

高尔夫也能“穷打”

而要亲身加入到这项运动中,很多人的顾虑在于,打高尔夫的花销会不会很贵?晶报记者也采访了深圳的几位资深高尔夫运动爱好者,了解到如果按照传统的下场方式去打高尔夫,价格的确不菲。但如今在年轻人间,高尔夫运动也有了“平替版”。

在一家国际保险公司担任财富管理总监的孟小鹦,是一位资深高尔夫爱好者,已经有20多年的球龄,“在全国各地打,国外的球场也去过很多,最近刚在迪拜的沙漠球场打过。”

孟小鹦第一次接触高尔夫是因为工作,“当时在高尔夫球会做会籍销售,打球是必须学习的一项与客户沟通的基本技能。”后来,她打着打着就爱上了这项运动,“感觉每次打球都像一次小小的度假,离开城市的喧嚣和车水马龙的繁忙,看到柔软的草地和山清水秀,让人感觉很放松惬意。”

孟小鹦认为,高尔夫最大的魅力在于,“它需要具备耐心和平和的心态,通过打高尔夫可以学会控制情绪并保持冷静,另外,高尔夫礼仪也是锻炼人重视礼节的很好方式”,孟小鹦表示,这也是许多人热爱高尔夫的原因之一。

孟小鹦每年花在高尔夫运动上的费用大概包括几方面,一是会籍费用,“看个人选择的球场,会员卡通常在30万至150万元不等”。每年还要给俱乐部交1.2万元的管理费。此外,“打18洞的话,会员一次600元左右。”另外,每年购买高尔夫服装平均要花费5万元左右。

和孟小鹦一样,李涛的高尔夫球龄也很长,迄今为止已经打了10年,也是全国各地打球。从事演艺经纪行业多年的李涛表示,他每年花在打高尔夫上的开销在15万到18万元之间。李涛认为,高尔夫的最大乐趣在于挑战自我,“它的魅力是永远不能稳定地控制在一个水平上,需要永无止境地改变、进步。”

▲室内高尔夫的蓬勃发展吸引更多人感受这项运动的魅力。

“新手其实从室内开始打起,等有了一定手感和基础后,再去尝试下场打。”孟小鹦和李涛不太认同高尔夫运动是一项“富人的运动”,收入不高的人群也可以负担得起高尔夫,“可以打练习场或者模拟器,这两样的花费并不高。”

《2022年美国高尔夫产业报告》显示,在高尔夫运动最为蓬勃的美国,2022年高尔夫场外人口首次超过了下场人口,同时全年有1240万人同时参加场上和场下的高尔夫项目。高尔夫球“场外化”已成为了席卷全球的一股新风潮。

主要在“场外”参与高尔夫运动的李锋也表示,如今室内高尔夫和练习场的价格十分大众化,和朋友一起打也能分摊费用,一小时基本上是数十元到百来元不等,完全可以承担得起。此外,“虽然高尔夫有装备以及着装和球鞋的要求,但现在随着国内品牌的发展,价格也变得更加亲民,只要不过度追求品牌,开销不会太夸张。”李锋还和朋友琢磨了一些下场“穷打”的方式,比如可以坐高铁去周边城市下场打高尔夫,价格也会相对实惠一些。

科技助力高尔夫推广

在位于南山区的爱斯高尔夫球馆内,一位女士正在仔细地瞄准击球点,随后转动身体对着高尔夫球挥出了一杆,球重重砸在了屏幕上,很快屏幕上就出现了高清摄像机记录下的挥杆动作,同时显示各种数据,如挥杆角度、球的飞行距离和飞行速度等,充满科技含量。

爱斯高尔夫创始人殷霖弦子已有七八年的球龄,她的观察是,高尔夫运动在2020年突然迎来一个流行的小高潮,一方面人群在扩大,另一方面室外球场不会再增加,要满足需求,模拟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载体,而且在模拟器上练球成本要比下场低了不少,因此,室内高尔夫这种全新的高尔夫体验模式就开始在国内流行起来。

在科技的加持下,室内模拟器进一步普及,也让高尔夫球运动更加智能化,通过慢动作回放,能帮助改进打球姿势和提高球技。李锋说,“打高尔夫挥杆的时候,看似是手在挥,其实是靠身体的旋转在挥,包括胸部和胯部等等的旋转,只有反复练习才能找到感觉。”

殷霖弦子曾了解过,室内高尔夫的模式在韩国市场非常成熟,韩国5000多万人口中有500万人在打高尔夫,而这500多万高尔夫人群里面有60%的人都是在打室内高尔夫。

室内高尔夫模式的出现,大大降低了高尔夫这项运动的准入门槛。“室内高尔夫运动的受众其实跟健身、瑜伽等大众项目的受众大体相同,而且课程的价格也差不多,一节私教课在800元左右,一小时的练习价格也能低至七八十元,我觉得是有很大机会的。”瞄准了这一赛道,殷霖弦子选择在室内高尔夫进行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如今门店中吸引的大多数是“90后”的年轻人,每到周末都爆满。

▲室内高尔夫的蓬勃发展吸引更多人感受这项运动的魅力。

在殷霖弦子看来,室内高尔夫对年轻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现在年轻人都需要高质量的社交,同样花钱花精力,大家都希望能多掌握一门技能,比起一般的社交娱乐活动而言,高尔夫球更高雅,甚至对事业发展也能有所帮助。”

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比较主流的室内高尔夫模拟器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将高尔夫球场资料装入系统存储器中,能涵盖全球200多个球场,风速、湿度、日升月落、击球反馈应有尽有,甚至连球场上的一颗石头都能还原出来,还可以全球联网对战,哪怕打球者分别在不同国家,也可以视频共同打一个球场,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我们行业内有一句话,室外学球,有点像老中医把脉,不太直观;室内学球,有点像X光,把你所有的动作用数据呈现出来,也更加高效。”但殷霖弦子并不认为室内高尔夫和室外高尔夫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反而是相互促进的,“室内高尔夫更多是降低门槛,让大家体验高尔夫乐趣,慢慢再去尝试下场打。”而室外高尔夫成本较高,对于喜欢高尔夫这项运动的普通上班族而言,“一个月能出去打一两次已经很不错了,其余时间想打球,可以选择室内高尔夫来满足球瘾。”殷霖弦子指出。

“深圳是中国高尔夫球氛围最好的城市之一。”殷霖弦子说,深圳一年四季都适宜室外打球,此外,深圳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为高尔夫行业注入了更多的动力。她提到,目前其门店里除了有韩国进口的模拟器,更多设备是来自于深圳本土的企业,“中国比较牛的高尔夫模拟器公司基本都在深圳。”

▲高尔夫运动走进深圳校园(资料图)

高尔夫人口增长,带动体育消费潜力提升

事实上,深圳高尔夫的行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深圳不仅拥有内地第一家申报立项的球会,每年还举办高尔夫运动行业年度盛会深圳国际高尔夫运动博览会,还拥有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经营模式最多样的高尔夫球馆,包括24小时自助球馆。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高尔夫球场市场规模为125.46亿元。而高尔夫球运动也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根据中国高尔夫球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到2022年,青少年注册人数已经从400余人增长至超过十万。

国际上公认高尔夫具有较强的上下游产业带动效应,在高尔夫基础设施每投入1美元,则上下游产业的带动增值为15美元。作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深圳正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助推国际体育名城建设。《深圳市文体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培育发展现代体育产业。随着深圳高尔夫人口呈现增长趋势,或许将进一步提升深圳体育消费潜力。

殷霖弦子表示,如今她正在筹备第三家门店的相关事宜。“希望能将室内高尔夫这种模式不断扩张和复制,为高尔夫的大众化普及贡献一点力量。”

编辑 阎建伟

(作者:晶报记者 余梓宏 邹振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