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英雄 19期|吴烨彬:从“山寨之王”到自主创新的蜕变
晶报记者 朱健 摄影 受访者供图
04-01 08:24
收录于专题:城市英雄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城市英雄

吴烨彬一直在“向前奔跑”,似乎只要停下脚步就会失败,会被时代抛弃。他甚至都记不得,在人生的上半场经历过几次创业了,在他的理念中,“创业就是打怪升级,根本停不下来。”

从人字拖的懵懂少年,到西服在身的不惑之年;从挣得第一桶金的华强北,到历经人生凶险的非洲之旅;从巅峰到低谷,再到重新出发……

吴烨彬说,自己早已与痛苦以及欲望和解,但心中那团梦想之火,依旧熊熊燃烧。

时代骇浪袭来,过往的一切在崩解。许多人无力抵抗,心神俱疲。

尽管如此,热烈、蓬勃的生命脉动,仍然能轻易打动着这座城市的奋斗者们。“创业”,就像一条没有终点却散发致命诱惑力的跑道。

作为80后资深创业者,吴烨彬一直蒙着头向前冲。

▲从深圳到海外,吴烨彬从未停下创业的脚步。

那个自卑的“大山孩子”

吴烨彬,曾有一个挺有分量的外号——“山寨之王”。

传奇故事的起点是华强北。

2010年,在苹果发布首代iPad的60天内,吴烨彬在华强北就造出了一款类似iPad的设备,迅速登上了海外媒体的头条,并被冠以“山寨之王”。

“那个时候到了什么阶段?就是我电话被打爆了,我甚至不敢回公司,总有经销商堵在门口,期望签下一份订单。他们追着要货,甚至可以先收钱,再让客户排队。高峰时一台机器甚至可以达到100美金的利润,一天可以做个2000台到3000台,你就算一下吧,我银行卡一天能增加多少个数字……”

往事澎湃,但吴烨彬说起来,云淡风轻。

网上有一部短片以吴烨彬为拍摄对象,记下他的过往:2010年,从深大毕业不到3年的吴烨彬,靠电子产业发家,成为了华强北无人不晓的奇人。

吴烨彬说自己其实担当不起“山寨之王”的名号,那是深圳,乃至整个珠三角电子制造业野蛮生长的年代。一米柜台后走出亿万富豪的故事,每一天都在上演。

吴烨彬的成功有着时代机遇,但其实也与骨子里的“自尊”分不开。他始终处在一种不安全感中,以至于在一段采访中,他用“狮子在追一群羚羊,我只是跑出去的那一个”形容自己。

2004年,吴烨彬从江西大山里考来深圳。开学后,作为一个贫困生的他,发现自己与这座城市的繁华以及身边那些家庭富裕的同学格格不入。

“那时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班里的女生都不会正眼看我。”吴烨彬开始自我边缘化,在极度自卑的状况下反馈一种强大的自尊。

吴烨彬发誓要在另外一个领域找到强悍的自己。所以,当同学们去运动,去谈恋爱的时候,他默默去教室看书,尤其爱钻研电子方面的书籍。等到大一暑假的时候,他跑去华强北卖电脑和光碟——光碟的内容是当年在深圳“比周杰伦还要流行”的余世维企业管理课。

大学毕业后,这只“跑出去的羚羊”在华强北扎根,赚得盆满钵满,完成了第一次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从华强北到非洲,凶狠的人生体验

吴烨彬见证了华强北最繁荣的时代,但这里原始的贸易形态,终究经不起互联网时代一批行业新贵的全面碾轧。

在深圳,没有什么能够长期保持静止,改变总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当年的华强北模式如今沉没在时代的水底,吴烨彬奋力游出水面,继续追赶潮头。

2011年,吴烨彬加入因特尔众创空间孵化企业,从事创客事业。先后研发多个创客产品,包括2014年做出了全球最小的PC“光棍1号”,得到新华社、央视海峡两岸、WIRED、KBS、NHK等媒体报道。

但危机感从未消除,吴烨彬觉得自己需要一片更广袤的草原。

2016年,在江西老乡、国内女鞋制造业大佬、华坚集团的董事长张华荣的邀请下,吴烨彬去了华坚集团的电子产业事业部,负责开拓非洲市场。

华坚专注轻工业多年,尝试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横向拓展。作为电子产品领域的深耕者,吴烨彬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吴烨彬记得自己第一次踏上埃塞尔比亚土地的情景,呼吸着新鲜冰凉的空气,耳边都是鸟鸣声——那种感觉就像当初在华强北时一样,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肾上腺素驱使他向前冲。

埃塞尔比亚有低端的制造业,但整个高端的电子产品、科技类产品几乎是空白。吴烨彬和伙伴们从零开始,“从一片不毛之地,到建设了几十万平方的厂房,员工发展到8000多人,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我们在那里做了多批次、多品类的电子产品销往全球。”

前两年,还算不错,利润也可观。但2020年,埃塞尔比亚发生内战,派系林立。有一次,吴烨彬还陷入牢狱之灾,度过人生中最难忘的几天,“但这件事反倒让我反思自己,一切苦难都是对自己更好的成长与更高维的认知。”

局势动乱,加之疫情影响,吴烨彬只能不断收缩战线——等到2021年,他带着疲惫的身体彻底回到国内。

“金钱上的损失当然不小,但我觉得这也不叫失败。”吴烨彬尝试着从另一个角度来总结这次非洲之旅,“我觉得我是有非洲情怀的,我们不能把赚钱定为唯一标准。在埃塞尔比亚这些年,我们把现代的商业模式与当地企业一起分享,也让他们从一个更最高的层面去做一个推动。这不也是一种成功吗?用现在流行的话,叫做成功赋能。”

“走出去是迫不得已,更是义不容辞”

从非洲回来后,吴烨彬并没给自己调整休养的时间,重回“一线”战斗。目前,作为达硕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的CTO,他主要业务是带领团队实施和阿里合作的无影云电脑项目。

吴烨彬一直在“向前奔跑”,似乎只要停下脚步就会失败,会被时代抛弃。他甚至都记不得,在人生的上半场经历过几次创业了,在他的理念中,“创业就是打怪升级,根本停不下来。”

平日里,除了工作,吴烨彬很爱看书,他很推崇《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在非洲闯荡的那些年,似乎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中国制造业走出去是迫不得已,也是义不容辞。”

2024年3月,吴烨彬已经开始又一次“冒险”——目的地,乌兹别克斯坦。据他介绍,“在乌兹别克的塔什塔干州正在建一个ICT新能源产业园,而我们做产业园的合作方,把中国的一些IT产业带过去,有做新能源储能,新能源卡车,棉花印染,而我们作为一家深圳公司,主要还是做消费类电子产业。”

不过,吴烨彬也尝试让制造业每一层级都具有变革思维,“这次我们肯定有更多准备,如果以中亚作为切入点后,又有一带一路的政策支持,我们会发现很多后面的产品线带来的收益,比你原先所期望的产品线带来的好处要多得多。”

在吴烨彬身上,我们很容易看到一种印记——关于深圳的,也是关于这个时代的。从最初的仿造到自主创新,再到现在的品牌出海,这个城市有很多个吴烨彬,他们从未停下脚步,一直在向前冲的路上。

吴烨彬

1984年出生,MEEGOPAD中国有限公司CEO,达硕量子科技有限公司CTO,人称“山寨之王”。曾用60天时间山寨出苹果IPAD,后来研发的全球最小的PC得到新华社、央视海峡两岸、NHK等媒体报道。他是一个传奇的连续创业者,是这个时代里典型的深圳奋斗者代表。

编辑 周晓飒

(作者:晶报记者 朱健 摄影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