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糖尿病基层防治工作,迎接广州中医药大学百年校庆,3月30至31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联合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基层糖尿病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承办的糖尿病三师共管学术研讨会暨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推广交流会在深圳召开。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蔡淳,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中医处副处长张文,福田区卫生健康局局长黄舜艳参加开幕式。全国基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基层防治分会主任委员杨叔禹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30多家医院专家,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等百余人参加本次学术交流会。
会上举办“糖尿病三师共管照护”门诊授牌仪式,为院属十个区域社康中心进行授牌。随后,与会专家围绕糖尿病三师共管模式进行专题研讨。
研讨会后,广中医深圳医院首席专家杨叔禹教授等全国知名专家及医院各学科90余名专家分别到十家区域社康中心进行糖尿病单元化多学科大型义诊,并推广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针对不同的病症提出合理的诊疗建议,提供个性化用药指导,积极引导居民合理养生、科学就医,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黄舜艳局长在致辞中指出,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推动三师共管模式真正落实到福田区这个大基层,充分发挥基层医疗集团改革的力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慢病管理工作,推动落实医防融合,以三师共管为契机创造新经验。
张文副处长在致辞中指出,在此模式推广过程中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在三师共管落地过程中发挥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带头作用,为全国的三师共管模式乃至其他慢病管理的推广探索提供可参照可执行的先进经验。
杨叔禹教授在采访中指出,三师共管新型的诊疗模式实际上是一种中西协同、线上线下不间断的管理。大医院和基层上下联动,为患者特制中西医治疗方案,线上线下共管,从而深入管理患者的健康,使更多患者受益。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党委书记张天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糖尿病治疗的重点在于防,糖尿病早期可防可控,中医在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三师共管模式创新展示了从治疗向以预防、整体调节和疾病管理为中心的糖尿病治疗观念转化,体现了中西医融合的治疗特点。作为大湾区首家启用三师共管模式的医院,广中医深圳医院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专业优势,积极将三师共管模式引进深圳,并推动下沉到社康。
据了解,“三师共管”是由内分泌专科医师、中医师和健康管理师组成的多学科协作团队式诊疗模式,团队中“三师”发挥各自专长,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为患者提供“多对一”的诊疗服务。其具体做法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三师围绕患者管,指标症状一起看,基层提升上下联,线上线下不间断”,有效实现血糖控制效果、自我管理效果、生活质量与就医体验、基层糖尿病防治能力四个方面的提高。
2023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引进了杨叔禹教授糖尿病“三师共管”团队,双方通过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和合作模式等携手努力,让糖尿病“三师共管”模式真正“落地”深圳,提升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能力,构建“防-治-管”一体化诊疗模式,并逐步推广至医院下属社康乃至深圳市其他医院,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带来就医福祉。
31日上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换届会议和学术会议在该院召开。经全体候选委员投票选举,广中医深圳医院朴春丽主任当选为第二届专委会主任委员。
本次会议搭建了内分泌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汇集国内专家,将规范化知识及先进的技术、超前的理念与同道进行分享,共同推动深圳乃至全国内分泌专业诊疗模式的蓬勃发展,意义重大,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深圳卫生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
编辑 李斌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