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阅深圳丨2024年3月26日

深圳特区报
2024-03-26 07:09
收录于专题:飞阅深圳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华为连续7年专利申请位居世界第一

比亚迪第7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深入调研

孟凡利到龙岗区南山区调研


推动工业和服务业互促共进协同发力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日,市委书记孟凡利先后到龙岗区、南山区,深入产业园区、企业等走访调研,并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锐意进取、快作善为,推动工业和服务业互促共进、协同发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详情>>>

盘活资产

盘活无形资产解决企业“融资难”


超350亿元!深圳专利质押融资全国领跑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用知识产权“轻资产”获得必要资金补给的新方式,日渐被更多的科创企业知晓。企业纷纷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作为质押物从银行获得贷款融资。详情>>>


世界第一


6494件!华为连续7年专利申请世界第一


据外媒昨日报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1日透露,华为公司在全球专利申请排名中连续7年位居第一。


据悉,华为自2017年起专利申请排名持续位居第一,去年共申请6494件国际专利。三星电子去年申请专利3924件,紧随华为之后。第三名是美国高通,第四名是日本三菱电机,第五名是中国京东方。详情>>>

再创纪录

比亚迪第7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再创全球新纪录


3月25日,随着一辆全新腾势N7车型在济南工厂下线,比亚迪再次刷新纪录,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7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汽车品牌。详情>>>

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探索

厚植“新”力 增强“进”能

宝安以制造业大区担当向“新”而行

央媒缘何频频关注宝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今年,宝安提“进”字当头,以进促稳,制造业大区如何布局谋划,厚植“新”力增强“进”能?记者就此展开了一线调研。详情>>>

图源:滨海宝安

今日特评

服务要“挠”到企业“痒处”

企业成长、创新发展,真金白银必不可少。而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往往让不少中小微企业发展“不舒坦”,精准帮助企业解决此类问题才是“挠”到了企业的“痒处”。详情>>>

深圳力量

每年超过四百名深圳帮扶干部常驻河源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当代赵佗”衔命出征深耕河源

2013年深圳开启全面对口帮扶河源以来,深圳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超100亿元,累计实施项目超1000个,每年都有超过400名深圳帮扶干部扎根河源,伴随他们的身影,深圳的人才、资金、技术、市场,与河源丰富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相结合,在河源广袤的土地上播种、生根、发芽,并最终培育出河源高质量发展的“深河模式”。详情>>>

深圳龙华街道援建的“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同学们在操场上体育课。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

更多精彩

深圳商报:

不到深圳南山 何以知晓AI

最新发布的《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度)》显示,深圳人工智能企业达1920家,产业规模达2488亿元,同比增长32.10%。在深圳近2000家AI企业里,有接近四成的企业聚集在南山区。今年以来,南山区聚焦“14+7”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及未来产业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逐步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详情>>>

深圳晚报:

3088种药品纳入医保目录 医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70%左右


380元居民医保个人缴费“物超所值”

近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城乡居民医保集中缴费陆续结束。国家医保局3月25日针对医保缴费相关热点进行回应。详情>>>

晶报:

年轻的深圳怎样做到“老年友好”

随着第一批来深建设者逐渐老去和随迁老人持续增多,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也在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上面临民生“新挑战”。如何让老年人在深圳老有所依?这些“医、食、住、行”上的政策和举措,或许提供了一些路径与样本。详情>>>



编辑 冯思颖 秦天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桂桐 吴诗敏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