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渣土变“废”为宝,深圳湾文化广场创新应用受行业关注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通讯员 韦健国 文/图
2024-03-21 21:1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深圳湾文化广场项目是深圳市里最早一批大面积应用流态固化土的项目,为行业标准的编制和推行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与实践参考。

3月20日下午,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协会、南山区住房和建设局一行前往中建科工承建的深圳湾文化广场项目观摩流态固化土应用并开展交流。据了解,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瑞新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都是深圳市《工程泥浆固化利用技术标准》的主要参编单位,而深圳湾文化广场项目更是深圳最早一批大面积应用流态固化土的项目,为行业标准的编制和推行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与实践参考。

观摩活动中,中建科工深圳湾文化广场项目负责人和深圳瑞新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负责人介绍了深圳湾文化广场项目概况、流态固化土技术优势、施工工艺、成果运用等情况。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基于流态固化土技术在工程建设绿色建造的优秀成果,并对相关技术的升级和推广应用提出宝贵建议。

深圳湾文化广场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后海中心区,占地面积约5.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8.8万平方米。项目基坑支护周长1120米,肥槽回填总量约5万立方。且多换撑梁、悬挑板,最深处达18米,宽度1—1.2米,基坑东侧无环场道路,北侧道路较窄,回填车辆无法顺畅通行。为解决肥槽回填空间狭小、材料运输困难、回填土难以夯实以及密实度低等难题,确保回填质量,项目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及多轮综合对比,联合属地生态科技企业,共同开展课题攻关,最终选用深圳瑞新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流态固化土产品进行肥槽回填。

流态固化土是就地利用工程弃土或泥浆,掺入一定量的专用固化剂,加水拌和均匀后,经聚合反应固结成具有性能优异、耐水耐久,力学性能优的“水稳定性”土体。它具有自流平、自密实、施工周期短、绿色环保等特点,适用于狭小空间和压实困难的部位。相较传统采用石灰、水泥等进行肥槽回填的方法,这种新型材料回填施工更便捷、更高效、更环保。48小时左右即可固化成型,且不受天气影响,雨天也可以施工,施工现场基本无粉尘。

基于固废资源化的低碳循环理念,流态固化土较好解决了城市废弃土难处理、污染大的问题,不仅解决了项目回填的技术难题,更在建筑行业充分发挥“绿色引擎”动能,为实现“无废城市”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在项目周边洗沙场设置流态固化土生产基地,根据设计强度要求进行试验,确定配合比,制备成品后再通过罐车运输到施工现场,采用自流管或者泵送进行施工,现场无需振捣浇筑。

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超过3万立方肥槽回填,确保了施工安全与质量的同时,日均回填量500-1000立方,相较于传统回填技术节约工期50%。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通讯员 韦健国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