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阅深圳丨2024年3月21日

深圳特区报
2024-03-21 07:34
收录于专题:飞阅深圳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深圳今年将新增3万+就业岗位

深圳•米兰双城时尚周南山区开幕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两项第一

《机遇之城2024》报告发布,深圳总积分第三 

“技术与创新”“宜商环境”两项排名第一

3月20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机遇之城2024》报告。报告显示,今年观察城市范围扩展至57座,深圳总排名位居第三,第一名为北京,第二名为上海。在10个观察维度中,深圳在“技术与创新”和“宜商环境”两个维度排名均居第一。详情>>>


今日特评

特评|逐梦首选机遇之城

专业报告再次证明,深圳是近悦远来的机遇之城、理想之城,这与深圳的经济活力、城市魅力正相契合,与海内外英才和企业看好深圳、选择深圳、扎根深圳的现实正相契合。对于有志创新创业创意创造的人来说,想圆梦,首选地就是这样的机遇之城!详情>>>

产业目标

加快培育壮大服务业发展新动能

服务业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根基,是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催化剂、助推器。深圳日前召开的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全力构建具有深圳特点、培育具有深圳优势的优质高效现代化服务业新体系。详情>>>

冠军企业

深圳修订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遴选管理办法,更加注重持续创新能力

想当冠军企业须有过人之处

“工业第一城”再出政策支持制造业发展。3月20日,记者从最新一期市政府公报获悉,《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遴选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修订后已于近日起施行。详情>>>

欣旺达公司忙碌的生产车间。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钢 摄

虚位以待

今年我市就业开局良好 将新增不少于3万就业岗位

3月20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吴军军在参加活动时透露,今年以来我市就业工作开局呈现良好态势,市人社局将全力巩固就业恢复向好态势,尤其提升“四新经济”、重大投资、重大项目对就业的带动力,新增就业岗位不少于3万个。详情>>>

南山区沙河街道2024年“南粤春暖”春季公益招聘会现场。通讯员 李芹 摄

我市事业单位集中招聘 拟招612个岗位715人

3月20日,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决定集中开展2024年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全省各级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12923名。记者获悉,此次集中招聘,深圳事业单位将招聘612个岗位共715人,同比2023年(185个岗位197人)分别增长231%、263%。详情>>>

双城时尚

2024深圳·米兰双城时尚周南山板块活动启幕


南头古城 时尚层叠


此次时尚周活动,龙华、南山、福田三区充分结合自身时尚产业发展优势,汇聚全球时尚之力,联袂呈现时尚精彩。素有“粤东首府,港澳源头”之称的南头古城,作为南山文化地标之一,是本次时尚周重点活动“层·叠——深圳·米兰新锐时尚艺术展”的举办地,展览于3月20日开启,由五个章节组成:态度、演化、幻想、造诣、融合。首场时尚沙龙上,中、意时尚界专家、学者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角度进行真诚、坦率的交流,同时分享各自时尚产业、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详情>>>

深圳米兰双城时尚周南头展区设计师作品。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钢 摄

多元活跃

从延时开放到新品牌不断涌现,深圳公共文化服务日益多元活跃


公共服务时空与市民文化生活“对表”

公休日、节假日延长开放时间,探索常态化延时、将服务的舞台搬到景区……近期,深圳各类公共文化机构紧跟群众需求,推出延时服务举措的同时,也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文旅的深度融合,创新公共服务品牌,提升市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详情>>>


市民参与关山月美术馆举办的“美术馆之夜”活动。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更多精彩

深圳商报:

境外人士沉浸式体验深圳国际支付季


商圈处处“国际范” 支付次次“特方便”


“在深圳,我们外国人使用微信支付变得简单多了。扫码点餐、地铁出行,数字化体验非常顺滑。”


Ahmed,一名在香港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的埃及青年。3月初来深游玩,在深圳商圈沉浸式体验了便捷的数字支付。他对记者说,虽然没有中国内地手机卡,但用香港手机号迅速地绑定了银行卡。无论是消费、点单、乘车等都太方便了。“这种便捷支付,让我在深圳的各个消费场景都得心应手。”详情>>>

深圳晚报:

进一步发掘古树名木资源价值,做好保护管理


@深圳人:全市征集古树名木线索啦

为进一步发掘古树名木资源价值,切实做好保护管理工作,3月19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启动深圳市古树名木线索征集活动,向社会各单位、广大市民征集古树名木线索。详情>>>

晶报:

大学的生日,城市的节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十周年特辑


今天,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十周年。


筚路蓝缕,以建成均;十年风华,融汇创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以来,传承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优良学术传统,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向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快步迈进。详情>>>



编辑 温静 吴诗敏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