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英雄 10期 |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共享农场”
晶报记者 武莹
03-18 09:57
收录于专题:城市英雄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惊蛰过后,深圳的微风中已满是春天的气息。来到有着四百年历史的上围艺术村,幽静的村中拐角,一座质朴的小院呈现在眼前。轻轻推开木作大门,园内庭院深深,植物葱茏葳蕤,颇有几分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之感。这就是黄彬凌和他的合伙人袁振宇精心打造的小院,也是他们创业梦想的栖息之地——草图营造。

黄彬凌

和黄彬凌的上一次约访,是在两年多前。彼时刚从北大研究生毕业不久的黄彬凌和袁振宇在龙华区有关部门的邀请下一起扎根龙华区大和村,和居民同吃同住322天,通过精细化、有温度的城中村社区治理,将位于观湖街道的一个普通城中村,打造成为移步换景、步步皆景的“网红社工村”。

听闻近来他又带着团队和社区居民一起开荒种地,建起了一块块共享农场,一起实现“蔬菜自由”!好奇之外,再一次联系了黄彬凌,并第一次走进由他和团队伙伴一起动手打造的“乌托邦”式花园之境。

年轻人的“田园牧歌”

黄彬凌是一位社区营造师。多年前,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读硕士的黄彬凌、袁振宇拿起锄头和铲子,历时两月,在未名湖畔原本荒芜的空地上,改造了一座小园子,取名为“幼稚园”。

此后,从北大燕园未名湖畔到深圳城中村落,他们将一片片荒废之地改造成为80多个集园艺种植、日常休憩、康养疗愈与居民社交等功能为一体的共享社区花园。

是生活也是实践。2022年3月,黄彬凌和袁振宇将公司搬到上围艺术村,20多个年轻人自己动手翻地刨土、选苗栽植、铺草皮、搭草亭,打造出了一个属于他们的城市“乌托邦”。

福城街道茜坑社区“半亩田园”。

“从创业之初,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就几乎没有分开过,大家几乎保持着零通勤距离的状态。如今,又以村落的聚居方式,更有利于在工作与生活中找到自己舒适的平衡感。”谈起改造小院的初衷,黄彬凌笑着说:“我们的状态应该就是一个理想社区的形态。”

为了测试不同植物的养护差异、气候适宜性和景观效果,草图花园里还种下了60多种植物,“在深圳,一年四季都能种柠檬,朗德木四季都可以开花,蓝星花生长在一大丛中,适合垂盆种植,还有木瓜、人心果、释迦、杨桃、嘉宝果……”花园俨然成了大型“试验场”,他们边种植边记录,观察结果,总结经验,并在种植中收获与自然最亲密的接触,过上田园牧歌的生活。

社区人的“共享乐园”

从草图花园“试验田”出发,黄彬凌也在探索一条调动居民全周期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营造之路。

“弯弯的扁豆、绿油油的麦菜、红彤彤的小番茄……”3月12日,植树节当天,位于龙华区观湖街道观城社区的“老友农场”二期,迎来了新一批的“小友”们,或挥锹铲土、或扶苗培土,来自周边幼儿园的孩子们将一棵棵小树苗种下,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一陇之隔的老友农场一期,当季各类蔬菜生机盎然、绿意葱茏。

“这里过去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夏季蚊虫滋生,给周边居民造成不小的困扰。”黄彬凌说,得知居民希望有块地可以种菜时,“共享农场”的念头便冒了出来。不同于在家庭阳台的粗浅实践,也不同于花几百元租金“托管式”的城市顶楼种植空间,黄彬凌希望打造的是一个真正能够让居民参与的公益农场。

开发农场,首先要解决土壤的问题。黄彬凌和团队成员带着居民搞施工,扛着锄头开荒改造,短短几十天,500余人次参与改造,老友农场也从一片荒草地,蜕变为众人共同耕耘、收获的社区农场,场地上的人工水源,还被大家彩绘成象征着丰收的稻谷桶。

“从播种到采收,吃上自己种的蔬菜,感觉自己真正融入到这个城市了。”对于老友农场的副团长闻雅来说,“诗意般”的生活就是从这一亩三分田开始的,方寸之间的农场,带给她的更是一种精神滋养。

如今,社区又开启了第二期的老友农场开发,面积是此前的两倍,社区联动爱心企业,以社会出资、居民出力的方式,让精彩继续!

深漂老人的“心安之处”

“看,这是我种的菜,最近豌豆长得不错,过两天就能摘了,还有麦菜、莴笋,这是别人种的西红柿、茄子……”位于龙华区福城街道章阁社区的爱心农场,陪同子女在深生活多年的廖阿姨打开视频摄像头,和在老家的姐妹喋喋不休地分享着,言语间满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幸福感。

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打造共享农场。

这片土地也是黄彬凌跟踪最久的一块地,过去几年里,居民共同参与维护,一起种菜、一起收获,还送给社区的居民吃,社区共同体意识在这片土地慢慢生发滋养。

距离爱心农场五公里处,一个以“幸福”为名的共享农场也正期待着新苗的孕育成长。不久前,农场迎来了春节后的第一场邻里议事会,18名种植户相约农场,共谋春耕“大计”。

田间,社工围绕农场“春耕春种”行动,罗列各类蔬果种子,与种植户们共同拟定春耕计划;邻里议事机制作为解决农场管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收集相关反馈;种植户们发表个人见解,对爱心义卖、结对帮扶、值日安排作优缺点总结。

随着农场的建成,居民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亲密。

近日,“老友农场”就迎来了新一波的丰收,“农场主”们主动将菜地的成果送到社区弱势群体和高龄者的家中。居民们共享农场的喜悦,农场主们也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场生活中体会到共同努力共同收获的幸福。

城市空间里耕地种菜,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在深圳,草图营造正实践着更多可能。

截至目前,他们已经带领居民建起十多个共享农场,让一块块城市“边角料”变身成家门口的共享菜园,不仅让居民吃上自己种的菜,也将那一份来自土地的“乡愁”惬意安放。

黄彬凌

1992年生,龙华区政协委员、草图营造联合创始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硕士,致力于城乡社区、学校的共建花园与社区营造,在深圳共建花园实践被中央一台八分钟专题报道,凤凰卫视中文台、一条等媒体节目嘉宾。

编辑 阎建伟


(作者:晶报记者 武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