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苍苍
碧海万顷
从山顶俯瞰鹏城美景
越来越能感受到城市生态向好
近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关于发布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奖的通报》
广东省共有3个项目荣获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奖”,均为深圳项目,它们分别是:
❖广东省深圳市新洲红树碧道项目
❖广东省深圳市甘泉路老旧社区综合整治近零碳排放项目
❖广东省深圳市侨香宜居社区项目
深圳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
先一起来看看
深圳获奖的三个项目吧
↓↓↓
01
深圳市新洲红树碧道项目
作为深圳市福田区首条都市型碧道
新洲红树碧道全长约7.8公里
与北部山林生态系统和南部海湾生态系统联通
形成通山达海的“山海绿廊”
新洲红树碧道不仅注重保护自然
还将原本闲置的封闭绿带转化为
具有丰富空间体验的居民活力园
含有3.2万平方米绿道空间
1.5公里空中栈道、5座人行天桥
1处特色儿童乐园以及休闲运动设施
新洲红树碧道正成为
福田区崭新的“生态名片”
02
深圳市甘泉路老旧社区综合整治近零碳排放项目
甘泉路近零碳示范社区是
全市首个
近零碳排放示范社区共建示范试点项目
该项目集成运用
被动优先节能降碳技术
新型工业化智能建造技术
BIM数字孪生社区构建技术
实现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
可再生能源系统规模化应用和
社区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高的综合示范
03
深圳市侨香宜居社区项目
侨香社区引入福田区职能部门资源
升级改造儿童之家
建设符合儿童安全尺度的
共享空间和游戏空间
通过各种活动形式的开展
增强了社区儿童回归社区的归属感
打造了“家门口的幸福乐园”
“山海连城绿美深圳”
生态名片越来越亮丽
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深圳
全国首个国际暗夜社区落户深圳
福田红树林湿地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生机勃勃的深圳红树林湿地。图源:深圳特区报
大鹏新区入选全国第二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典型案例,
福田区、南山区获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城市实践基地”
……
深圳的绿色生态名片越来越亮丽
空气质量指数优良天数占比达97.8%
空气质量稳居全国超大城市第一
2023年,深圳空气质量指数(AQI)
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8%
同比上升5.7个百分点
空气质量稳居全国超大城市第一
2023年12月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
2023年,臭氧评价浓度为131微克/立方米
同比下降17微克/立方米
发布全国首个宁静城市建设规划
环境信访总量下降25.7%
深圳还倾力打造“宁静城市”
发布全国首个宁静城市建设规划
在全国率先出台噪声分类管理名录
全市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82.5%
推动环境信访总量连续四年每年下降超过20%
创新发展碳市场和绿色金融
以全国第二的成绩通过评估
2023年,深圳签发首批5万余吨
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并上线交易
实现碳普惠与碳市场正式联通
图源:深圳排放权交易所
成立气候投融资促进中心
组建规模达20亿元的绿色低碳气候投资基金
建立融资需求达411亿元
共计196个气候投融资项目库供银行对接
以全国第二的成绩顺利通过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进展评估
协同香港推进深圳河湾流域
水污染治理等8项任务
建立深港环保合作专班“一对一”对接联络机制
开展36次交流互访
协同香港推进深圳河湾流域水污染治理等8项任务
协调推动香港降低石湖墟污水厂总磷排放限值
香港侧梧桐河总磷均值较上年同期改善35.9%
2024年1月,龙岗区塘坑背水库碧道正式对外开放。图源:深圳特区报
深港协同妥善处置香港新界东北堆填区臭气扰民问题
推动香港加快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
“神奇动物”频现深圳
截至2023年5月,全市累计记录自然分布的陆域野生脊椎动物共计650种,其中鱼类(含汽水区鱼类)83种、两栖动物23种、爬行动物63种、鸟类426种、哺乳动物55种,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19种,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95种,主要分布在深圳湾和东部的梧桐山、三洲田、排牙山、七娘山等区域。
豹猫从深圳湾浅滩涉水而过。周林虹 摄
深圳湾迎来大批观鸟人潮。图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还有自然保护地25个、城市公园1206个,森林覆盖率约为40%,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特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一,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动物邻居“安家”深圳。
深圳的这些“成绩单”
展现了美丽深圳建设的
重要进程和可喜变化
住在景区旁边的深圳er
你感觉到了吗?
(综合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办公室、深圳特区报、深圳新闻网、读特客户端、晶报)
编辑 薛锦瑜 审读 伊诺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张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