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全省第一!守护残疾人“稳稳的幸福”,深圳这么干→

读特客户端综合
2024-03-10 18:10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深圳将城市无障碍建设由内而外地盖上了关爱的印记

深圳作为一座有爱的城市

从未停止过扶残助残的步伐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残疾人专用车位”

大小商超设施齐全的无障碍卫生间

地铁站的无障碍电梯和坡道

供视障人士阅读的图书馆

还有就业创业“全链条”一站式服务

……

在深圳

越来越多残疾人走出家门

实现生活和事业的梦想

全国首个!无障碍电子地图覆盖全市

在无障碍城市建设方面,2023年,深圳市残联发布全国首个覆盖全市的无障碍电子地图,率先实现城市级规模轮椅慢行导航。

无障碍电子地图和其他地图有哪些不同呢?“其实从它的名字我们就能看出来,无障碍地图更侧重无障碍,它可以告诉轮椅出行人士、老人等需要人士无障碍设施在哪里,如何才能顺利到达并使用。” 深圳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微信搜索“春芽无障碍地图”小程序,就可以顺利进入无障碍地图小程序。“我们可以通过它查阅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厕所、无障碍停车场等,而且它还有无障碍路线导航功能,在规划路线的时候避开障碍,为有需要人士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深圳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地图上还可以清晰地看到附近的地铁、公交站、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开启实时导航、进行语音播报。

深圳市无障碍电子地图“春芽无障碍地图”小程序二维码。

“在出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不了解道路情况、不清楚无障碍设施分布两个问题,无障碍电子地图能够帮助我便捷地规划路线,让我清晰地了解到无障碍设施的分布,提升无障碍出行体验感。”现场,肢残人士张先生分享了他的体验心得。

记者跟着市民张先生体验无障碍电子地图。

在出行方面,深圳市369个地铁车站均已设置了上下车无障碍渡板设备,已有3500多台公交车配备了导盲系统。全市累计已投放100辆纯电动无障碍巡游出租车,保障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出行乘车需求。

“2023年6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这为我们进一步推动无障碍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深圳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赵琴对无障碍电子地图的编制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她指出,无障碍城市建设本质上是满足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孕妇等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

超3000户残疾人和老年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

卫生间扶手、床边扶手、浴室座椅、智能呼叫器……深圳无障碍环境持续优化,近三年来为超过3000户残疾人和老年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在居住环境方面,近三年,深圳市为380多户残疾人和2600多户老年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市级新增47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已配置无障碍住房426套。保障性住房优先保障残疾人1000多户,老年人4600多人。

在公共服务方面,深圳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均设置了低位服务台,普遍能够提供盲文、有声、大字、图片等形式的个性化办事指南,配有老花镜、手语翻译机等设备,配备工作人员、志愿者为特定群体实现现场业务“轻松办”。

同时,协调联动市急救中心,将市在册聋人基本信息录入120指挥调度系统,推进残疾人医疗急救无障碍便利服务。

2023年深圳残疾人就业率全省第一

如果说无障碍城市建设能消除残疾人生活中物理上的障碍,那无障碍就业则是消除残疾人内心障碍、托起“幸福梦”的必由之路。

近日,深圳市残联召开第八届主席团第二次全体会议暨2024年全市残联工作会议,深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董秀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回顾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残联工作。

“深圳聚焦残疾人就业创业需求,全力促进残疾人家庭增收。”董秀表示,2023年,深圳市残联认真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举办第三届深圳市“残健共融”残疾人创业创新大赛,揭牌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自强青年融合发展中心,为大湾区残疾青年就业创业提供学习交流、帮扶就业服务,为大湾区残疾人事业融合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2023年深圳市“就业助残”招聘会现场,深圳市税务局工作人员解答税务问题。

同时,深圳市残联开展“走访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走访用人单位138个,拓展就业岗位201个。举办2023年深圳市“就业助残”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525人次。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就业,与腾讯合作推广“自立小店”,与农行合作开展“金融助残”,推动星巴克开设首家手语咖啡店。报告指出,2023年深圳实现残疾人就业1.2万人,残疾人就业率位居全省第一,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实现“四个百分之百”。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自强青年融合发展中心被授予“全国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锦绣工坊被授予“全国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残疾青年宁鲸蓉设计“美丽工坊”标识被中国残联采用,“大爱艺术”入选全国首批“美丽工坊”。

全年发放残疾儿童救助补贴4.91亿元

2023年,深圳市残联率先出台孤独症支持政策,为孤独症家庭提供康复、教育、家庭支持、社会融合等全程支持,强化就业、托养和养老衔接,探索把康复训练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推行社区寄宿制托养。

深圳市残联重点提升康复质量。开展定点康复机构星级评定,推动定点康复机构提升康复质量。2023年全市共有定点康复机构198个。健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机制,将康复救助对象范围扩大到0-7岁疑似残疾儿童,全年救助残疾儿童14370人,发放救助补贴4.91亿元,救助人数和救助资金达历史新高。建设辅具网上商城,发放辅具适配补贴1934.22万元,1.58万名残疾人受益;向市民免费借用辅具约4500件次。

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约3.7万人次

截至2023年底,全市持证残疾人共有45411人,较2022年增加3986人,增幅9.6%。2023年,深圳首次开展深圳市残疾人家庭收入状况调查,抽取全市10个区1000户残疾人家庭开展2023年度持证残疾人状况调查,精准掌握户籍持证残疾人现状。

报告强调,2023年深圳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46亿元,惠及残疾人约3.7万人次;深圳市残联为全市所有户籍持证残疾人、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分别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团体险;为超过2万名户籍持证重度残疾人办理“惠民保”参保,实现了全覆盖。有序开展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全年累计改造306户,实现了“应改尽改”。

作为全国最早开展无障碍建设的城市之一,深圳率先从无障碍设施建设发展到无障碍环境建设,2009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出台《深圳市无障碍环境条例》,随后提出“创建无障碍城市”,2018年,《深圳市创建无障碍城市行动方案》发布实施,2020年,《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修订起草稿)》广泛征求意见,拟立法助力无障碍城市建设。2021年,《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正式施行,从立法层面保障深圳“有爱无碍”城市建设,不断提升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综合来源: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深圳新闻网、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

编辑 薛锦瑜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张露锋

(作者:读特客户端综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