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已来,如何防范人工智能应用风险?代表委员有这些建议→

读特客户端综合
2024-03-09 21:16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对于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要如何注意防范风险,如何增强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应用,推进人工智能法的立法进程成为一些代表委员的共识。

近年来,随着ChatGPT、Sora等人工智能技术的震撼问世,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进入极速发展阶段,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和影响人民群众学习生产生活的战略性技术,正在引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变化。

不过,AI技术发展如此之快,用户的隐私权能得到保障吗?光靠企业的自律行不行?会不会有企业剑走偏锋?过快发展的AI会不会发展成科幻电影一样,对人类伦理造成挑战?这些都是网友们关心的话题,也是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今年2月,欧盟27国代表在布鲁塞尔投票一致支持《人工智能法案》文本。ChatGPT、Sora……在人工智能呈爆发式发展的当下,这一法案的出炉受到全球瞩目。据新华社报道,如果获得批准,这将是全球首个全面监管人工智能(AI)的法案。

对于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要如何注意防范风险,如何增强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应用,推进人工智能法的立法进程成为一些代表委员的共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湖北公司党委书记张敏: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法》的立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湖北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敏。

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一把“双刃剑”。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湖北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敏提出,要增强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应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法》的立法,筑牢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屏障。具体从“四个能力”提升展开,一是增强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应用的法治保障能力;二是增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安全合规的监管能力;三是增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全域方案的解决能力;四是增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保护人才的培养能力。

其中有关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法》的立法方面,张敏强调要完善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制度,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强化网络安全普法,严格落实网络安全保护条例等制度要求。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邱华栋:

多措并举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版权保护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著名作家邱华栋。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邱华栋提出一份关于“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版权保护”的建议。在邱华栋看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井喷式”发展也给版权产业和文艺创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加强版权保护已成为人工智能发展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无法回避的关键命题。

对此,邱华栋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完善相关立法,明确人工智能领域版权保护的原则性问题。二是充分发挥行业政策、国标、行标等“软法”的作用,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版权保护工作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三是建立人工智能开发者与权利人组织良性对话机制,推动国家权威机构监管的正版语料数据库建设。四是加快落实人工智能领域版权保护多方主体责任,构建行政主管部门、人民团体、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业协会以及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等多主体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委员闵卫东:

推进立法和国际合作来降低风险

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委员、南昌大学元宇宙研究院院长闵卫东在调研中发现,基于大模型和深层次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内容,有时候几乎可以乱真,但是有些内容可能隐含着曲解与偏差,也会带来一些伦理、法律方面的问题。为注意防范这些风险,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通过研发新技术来对人工智能进行鉴别;二是推进立法和国际合作来降低风险;三是人工智能的技术和成果要和未来产业结合起来;四是国家统筹差异化发展,不要拥挤在同一赛道。

闵卫东认为,相关部门需要制定法律和伦理规范,明确人工智能及其算法在使用和应用方面的限制和义务,保障公众的安全和利益;产学界应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早日让处于“黑箱”的研究向“灰箱”进步,实现人工智能系统更加可知、可控;加强国际合作和标准化建设,形成一套共识性、全球性伦理准则和治理框架,推动建立“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律师协会会长李世亮:

AI立法应当给予市场一定的发展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律师协会会长李世亮。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律师协会会李世亮表示,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其背后的风险也日益增多,甚至已经发生了因AI技术引发的诉讼案件。未来针对公民的隐私权,或许将成为AI技术发展过程中诉讼案件的高发领域。

李世亮认为,我们国家目前处于一个AI技术发展的起步阶段,还没有相对成熟的市场经验,因此精准立法的条件还不成熟。

根据《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其中显示,人工智能法草案等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因此,虽然欧盟的AI立法走在前面,但我们不用着急。我们在立法中可以借鉴欧盟经验,给予市场一定的发展空间,我国的AI法肯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出台。”李世亮表示。

(综合自人民网、央视新闻、新华每日电讯、封面新闻)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张露锋

(作者:读特客户端综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