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高天明做客全国两会“深圳报业集团采访中心”:青少年心理健康要引起全社会重视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李舒瑜 周元春
03-08 15:3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希望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能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并且行动起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教授、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高天明近日做客全国两会“深圳报业集团采访中心”,发出这样的呼吁。

全国政协委员高天明院士做客深圳报业集团采访中心。深圳特区报记者 温涛 摄

抑郁症就像感冒,去看医生治疗就好了

作为一名探索大脑奥秘的科研工作者,高天明长期从事抑郁症领域的研究。他带来一组数据:去年发布的《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为9000多万,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青少年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如果他们心理问题得不到重视,不但在现阶段影响他们的学习,也会影响他们将来的成长,造成社会问题。”

高天明说,虽然青少年抑郁症问题已经引起关注,但在防治上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污名化现象非常严重,总觉得抑郁症是“了不得”的事情,对这些患者要“敬而远之”。许多学长对孩子的心理问题也不能理解,甚至认为孩子是不想学习,忽视了背后的求助信号。

“心理健康的问题,就和感冒或者打球扭伤脚没什么差别,任何人都可能中招,大大方方去看医生治疗就好了。”高天明说,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负面的事情,情绪的波动和压抑很正常。消除偏见,正确认识和对待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干预与治疗非常重要。

科学安排心理体检

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如何做到早干预早治疗?高天明提了三点建议。

首先,要加强学校心理评估体系建设,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实地调研和科学研究等形式确定该地区统一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筛查体系,为学生安排科学的“心理健康体检”,发现心理状况波动,及时提供帮助。

其次,加强心理老师队伍建设规范和培训。现在大城市的中小学基本配备了心理辅导老师,但心理教师多为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背景,欠缺对常见精神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置能力训练,在面对学生更进一步的求助需求或心理危机事件时,常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这需要教育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合作,加强学校心理评估体系建设,定期组织各级各类老师接受专业技能培训,使教师具备对高风险学生实施危机干预的能力。

再次,需要加强心理健康的科普与宣传,让大家了解并正确对待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知道即便有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这也是我在大会期间频频接受记者采访的原因。”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李舒瑜 周元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