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文化现象”背后的“术”与“道”
读特记者 肖雄鹏
2020-08-27 18:20

8月25日晚,坪山图书馆音阅空间正式对外开放,囊括民乐、古典、流行等多个类型音乐的黑胶、CD琳琅满目,可为读者提供沉浸式现场视听体验,乐享阅读+音乐的服务新模式,使得“到图书馆去”的生活新风尚进一步延伸、扩散,也让坪山“文化现象”的内涵更加丰盈充实。

从去年3月23日开馆以来,短短一年多时间,这座被称为“扭扭图书馆”的文化地标,屡屡带给市民惊喜。在著名学者、坪山图书馆馆长周国平的努力之下,书话坪山、“大家书房”会客厅、“坪山夜话”等文化活动“承包”了居民们的周末,朱永新、葛剑雄、韩少功等大师名家汇聚,迅速形成了文化品牌和文化源头。

这些文化大师们交流碰撞迸发的思想火花,如今越来越多的在深圳乃至于中国扩散着影响力,不禁让人忍不住探究:为什么在坪山?为什么是坪山图书馆?

其实在一年多前举行的开馆仪式现场,从坪山区相关领导的致辞中,可以窥探到这个答案的一丝“脉络”。“致力于把图书馆作为一所‘大学’来办,作为一个文化品牌的孵化器和能量源来办,作为一个市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来办。”理念的创新,给这个物理上的文化空间赋予了独特活力。

如果说理念创新,是找到了坪山图书馆发展的“金钥匙”,那么机制创新,则更实在推动了坪山文化发展“踏歌前行”。深入推进坪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成立坪山图书馆理事会、专家咨询委员会,迈出了探索公共文化机构改革的关键一步,也为文化发展注入了一批更专业化的人才力量。

坪山文化的集聚力和吸引力,在与创新的交融互动中更加彰显。正如一位专家所言,“坪山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视和支持,让人在这里能得到发挥空间,更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促使一批名家名师了解坪山、爱上坪山,自觉为坪山的文化事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自坪山文化智库成立以来,越来越多的文化名人汇聚于此,既当建言者,更当参与者,如研究客家围屋历史建筑修缮、探索及实践大万世居特色文化街区旧城有机更新创新模式,推动“未知城市:中国当代建筑装置影像展”等二十多个优质文化项目在坪山落地,真切感受到一派热气腾腾的干事创业氛围,也找到了展现自身才华的大舞台。

越是仔细审视坪山“文化现象”崛起的多维图景,越发能触摸到其背后蓬勃的朝气与活力。但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观察,不免让人愈加好奇,坪山文化活力之“道”究竟来自哪里?

“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坪山。”坪山区一届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全区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和改革发展的总牵引、总抓手,也为坪山文化发展明确了“动力源”。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若没有创新坪山建设的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机构的改革何以实现突破?若没有创新坪山全要素生态创新体系的打造,周国平等名家学者何以吸引落地?若没有创新坪山改革奋进意识的不断萌发,一个东部文化高地何以突围崛起?

当创新融汇为一种文化,当文化生发为一种创新,坪山文化,已插上了腾飞的双翼,可以担当,必将高飞!

编辑 刘思凡

(作者:读特记者 肖雄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