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阅深圳丨2024年3月7日

深圳特区报
2024-03-07 07:15
收录于专题:飞阅深圳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深圳市与莫斯科市签约建立友好交流城市关系

深圳就业登记人数创历史新高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聚焦2024全国两会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金融证券等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详情>>>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技术攻关唱“主角” 协同创新当“头雁” 绿色低碳塑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广东代表委员、深圳社会各界中引发热烈反响

深圳答卷 详情>>>

代表委员: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详情>>>

科技界: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详情>>>

环境资源界:争当绿色转型引领者 详情>>>

代表委员为“拼经济、促发展”支招:“三驾马车”发力 争先进位加速 详情>>>

深圳聚焦高质量发展,有效驱动“三驾马车”协同发力

万亿固投铺开 内生动力强劲 详情>>>

近日,广东省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最新授予了15个单位“2023年广东省林长绿美园”称号。深圳市福田红树林榜上有名,是深圳首个省级林长绿美园。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在深全国人大代表、住深全国政协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各种硬招接地气提心气

3月5日,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在深全国人大代表、住深全国政协委员认真审议、热烈讨论,谈成绩来之不易,说使命重任在肩。他们认为,尽管面临风险挑战,但只要信心不动摇,干劲不松懈,一定能够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详情>>>

全国政协委员王理宗做客全国两会深圳报业集团采访中心

要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

“这是我今天参加的第四场活动,晚点还有一场。”3月6日晚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做客全国两会深圳报业集团采访中心。行程如此紧凑,是因为他希望能把自己的鼓与呼让更多人听到,自己的建言能更好地落地、落实。

此次参加全国两会,王理宗积极为民营经济、企业家、行业商协会建言献策。此前,他曾多次呼吁要“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采访中,他对这句话进行了解读。详情>>>

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

去年的建议有效落实 大科学装置加速落地

“中能自由电子激光器大科学装置已于去年破土开工,这是深圳最大规模的大科学装置,由南科大牵头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自己去年提出的“以大科学装置推动深圳科技创新发展”建议落实情况。他说,这项“大国重器”建成后,将为深圳打造一个科学研究的世界级舞台。详情>>>

两会观察:

首提“人工智能+”释放了什么信号

在这场数字革命浪潮中,深圳可谓“先行者”。作为科技之城、创新之城,深圳抢先布局人工智能战略制高点,推出全国首部人工智能产业专项立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有力举措,初步形成了产业链条完善、高端资源集聚、技术深度融合、应用逐步铺开的发展格局。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前沿创新成果,很多来自深圳。如今在深圳,各行各业“含AI量”不断上升,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发力”的百花齐放竞争局面。详情>>>

环卫作业人工智能集群覆盖市民中心区。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

纷至沓来

就业环境公平开放 各方才俊纷至沓来

深圳就业登记人数创历史新高

——2023年,深圳全市新引进人才入户15.67万人;

——截至2023年底,深圳就业登记人数1255.95万人,达历史新高,其中非深户籍就业人数995.50万人。

“来了就是深圳人”!在《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报告中,深圳首次跃居榜首,成为最吸引95后青年人才的城市。

“在深圳,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离我的梦想越来越近了!”公平开放的就业环境、多元的就业岗位、完善的就业政策、便利的人才服务……深圳, 这座平均年龄只有32.5岁的年轻城市,正以自己开放、包容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在这里奋斗圆梦。详情>>>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来深圳就对了!

在各大毕业生就业首选城市榜单上,深圳多年来始终位居前列,从一个侧面有力地说明了深圳极具吸引力的公平就业环境。无论是从事实上,还是从切身感受上,也确乎如此:在深圳,一站式“落脚”服务让前来找工作的毕业生宾至如归、大专生“秒批”入户、技术工人也能在各种培训的加持下成长为行业的领军人才……青年人这么爱来深圳就业,正是因为这里有公平的就业、成长、成功机会。详情>>>

今日特评

让深港合作“金点子”结出“金果子”

职责所系,念兹在兹。连日来,代表委员们关于深港合作的提案建议,备受各界关注。比如,进一步便利河套合作区科研人员、物资、信息等要素顺畅“过河”;指导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出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一揽子”政策;将河套合作区纳入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制定区域;推行大湾区“低空空域”统一管理,推动低空经济腾飞;构建粤港澳三地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平台;国家有关部门可指导香港和深圳编制沙头角港深国际消费合作区总体建设方案。每条建议,都带着“汗水味”“泥土味”,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喜。我们希望,这些“金点子”能够落地生根,结出“金果子”。详情>>>

专项基金

大湾区专项基金在深圳注册成立

落户河套合作区,专项基金规模51亿元

记者从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社保基金大湾区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日前在深圳注册成立。基金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和深创投集团共同出资,规模51亿元,落户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

大湾区专项基金立足深圳市,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科技创新主攻方向,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领域进行投资布局。据悉,该基金将深入挖掘培育优质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助力企业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详情>>>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赖犁 摄

“鹏友圈”扩容

深圳与莫斯科建立友好交流城市关系,国际友城增至93个

昨日,深圳市与俄罗斯莫斯科市在深圳签约建立友好交流城市关系。副市长王守睿代表深圳市与莫斯科市政府部长、市对外经济和国际联络局局长切廖明签署友好交流合作备忘录。详情>>>

便捷支付

境外人员在深消费支付无忧体验丝滑

今年以来,深圳聚焦境外来深人员支付需求,围绕“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三大重点,畅通“卡”路、“码”路、“币”路,高质量满足境外来深人士的支付需求,打造深圳全域支付示范区,让境外人员畅享来深支付便利。详情>>>

更多精彩

深圳商报:国际互认合作为深圳企业拓展全球市场带来便利

AEO“金字招牌”增强国际竞争力

随着深圳与AEO互认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不断加深,深圳进出口企业借着AEO的“金字招牌”大跨步“走出去”,拓展全球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截至目前,中国海关已经与新加坡、欧盟等26个经济体52个国家(地区)签署AEO互认协议,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增加至35个,互认协议签署数量和互认国家(地区)数量居全球“双第一”。详情>>>

深圳晚报:一路畅飞

深圳加力布局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 无人机适飞空域面积占比已达65%

“低空经济是一个新的发展赛道,也是非常能体现深圳发展特色的产业。”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提出要重点关注低空经济,引起广泛关注。

与此相关的是,深圳城市空中交通网络已初具规模,深圳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天空之城”。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统计,2023年全年深圳载货无人机飞行量突破60万架次,飞行规模在全国领先。美团无人机在即时配送、城市物流运输等方面取得成效,通航企业积极协同相关部门推动深港直升机跨境飞行全面复航,“机场-CBD”、城市通勤等空中的士航线陆续开通。详情>>>

晶报:“国家卓越工程师奖”得主

——叶浩文和他的代表作

工程师,这确实是一个足以让叶浩文感到自豪的身份。今年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81名个人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叶浩文榜上有名。作为总部设在深圳的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他也成为深圳仅有的两位获奖者之一。

从事建筑行业40多年,叶浩文就是这样把一张张“抽象”的设计图纸变成具象的“高楼万丈”,矗立在城市的天际线上。这里面,有广州西塔“两天一层楼”的世界建筑奇迹,也有深圳长圳公共住房这样的装配式建筑经典之作。详情>>>


编辑 王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党毅浩 桂桐 三审 甘霖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