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至25日,深圳交响乐团即将走出国门,开启英国巡演之旅。本次巡演足迹将遍布伯明翰交响音乐厅、伦敦卡杜甘音乐厅、谢菲尔德市政厅等八大英国不同城市知名音乐厅,向英国观众展示中国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展示深圳交响乐团的艺术风采。
在此之前,3月8日晚20:00,深圳交响乐团将在深圳音乐厅奏响“匠心韶华·异国风情”音乐会,继3月1日马勒《第一交响曲》之后,再让深圳的观众先睹为快,率先聆听赴英国巡演曲目。本场音乐会由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林大叶执棒,小提琴少年新星钱致远担任小提琴独奏,中国最活跃的大提琴演奏家之一聂佳鹏担任大提琴独奏。演出曲目精选中外多首富有不同浪漫情调的作品,包括谭盾的电影经典配乐《卧虎藏龙》选段、阿梅德-欧内斯特·肖松的代表作《音诗》、夏尔·卡米尔·圣-桑极负盛名的《引子与回旋》、以及奥托里诺·雷斯庇基的交响诗三部曲其中之二《罗马的喷泉》和《罗马的松树》。在优美动人的音色中,感受不同作曲家刻画出的异国绚丽光彩。
(深圳交响乐团供图)
《卧虎藏龙》是谭盾根据他的同名奥斯卡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再创作的,被媒体誉为“抒情性与戏剧性完美结合得最幽雅的音诗”。这部大提琴协奏曲继承了中国经典武侠美学和国学音律,开创了大提琴美学的中国化的新纪元。全曲共分六个乐章,浓缩延续了电影的主要情节场景和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动人乐段,再现了中国武侠文化的精髓和哲意。本场演出将由星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大提琴教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教师,深圳市大提琴协会理事,深圳市青年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聂佳鹏担任大提琴独奏,演绎《卧虎藏龙》《永恒誓言》《南行》三个乐章。聂佳鹏被谭盾大师称为中国演奏《卧虎藏龙》最好的大提琴演奏家之一。
肖松于1896年创作的《音诗》是为小提琴与管弦乐队而作。当时肖松已四十一岁,作曲技巧与风格都已臻成熟,因此这部作品无论在形式、内容和手法都比较纯熟完美,是其最优秀的杰作之一。而夏尔·卡米尔·圣-桑的《引子与回旋》是1863年间为正在巴黎享有盛名的西班牙青年小提琴家萨拉萨蒂而作。作品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独奏技巧。作者原拟将其作为一部小提琴协奏曲的最后乐章,但初演大获成功,此后就让其作为一独立小品而保留了下来,并成为了作者三首小提琴小品中最著名的一首。获得第十一届柴可夫斯基青少年音乐比赛小提琴组第一名的00后少年钱致远将在本场演出中担任小提琴独奏,演绎这两部扣人心弦的小提琴名作。
作为20世纪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奥托里诺·雷斯庇基所作的描绘罗马景色的交响诗三部曲《罗马的喷泉》《罗马的松树》和《罗马的节日》写得非常出色,为传世之作。这些交响诗不像一般的交响诗那样采用单乐章形式,而是分为四个“乐章”,但又连在一起演奏。三部曲作为标题音乐,不仅是景象描述,更重要的是作曲家对罗马气质与罗马精神的追寻。本场演出将演绎三部交响诗中的《罗马的喷泉》和《罗马的松树》。《罗马的喷泉》完成于1916年,正是这部作品奠定了雷斯庇基的声誉。在这首交响诗的总谱上有一段描写性文字“黎明时分朱丽亚峡谷街的喷泉;早晨的特里顿喷泉;中午的特莱维喷泉;黄昏时的梅迪契别墅的喷泉”,就是雷斯庇基在不同的时间,以四个不同的喷泉及其周围的景色为对象所描绘的四幅带有印象主义色彩的大自然画面。《罗马的松树》则作于1924年,于同年12月14日在罗马首演。1926年雷斯庇基亲自指挥费城管弦乐团演出时,曾在节目单上写道:“为了唤起对罗马亲切的回忆,我以罗马自然风景中富有特征意义的罗马松树,作为这首乐曲的描绘对象。”通过对经历千年沧桑的罗马松树描写,仿佛看到罗马帝国的士兵浩浩荡荡经过罗马城市的大街小巷,地动山摇,气势恢弘。
编辑 刘彦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杨渝嘉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