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交响乐团将以空前阵容演绎《阿尔卑斯山交响曲》
深圳晚报记者 赵伟君
2023-07-26 10:35

时隔4年,理查·施特劳斯的《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即将再度响彻深圳,这也是该部鸿篇巨作第二次登上深圳舞台。7月28日,“深圳交响乐团2023音乐季特别呈现——来自阿尔卑斯的号角”将由深交音乐总监林大叶执棒,在深圳大剧院缔造辉煌音响。

《阿尔卑斯山交响曲》缘何被称为“电影音乐”?怎样跟随音符在阿尔卑斯山一日“漫游”?一部浪漫的写景交响曲竟带着人生隐喻?音乐会前夕,深晚记者专访林大叶,为大家送上一场特别的“演前谈”。

现场:150人庞大编制难得一见

1911年至1915年间,德国浪漫派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搬到阿尔卑斯山麓别墅,壮阔绝美的景色给了他灵感,他创作了《阿尔卑斯山交响曲》,也为自己的交响诗创作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作品围绕施特劳斯学生时代一次攀登阿尔卑斯山的经历展开,通过22个生动乐段把登山过程像电影一样呈现出来,所以被称为“电影音乐”。听众享受声音盛宴的同时,仿佛也随作者“神游”美丽的阿尔卑斯山:巍巍雪山雄浑壮丽,茂密丛林繁花盛开,清澈溪水潺潺流淌,山间薄雾宛若仙境……人们能想象的各种自然美景都写进了这首音乐。

《阿尔卑斯山交响曲》被认为是理查·施特劳斯最波澜壮阔的作品,也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但碍于对演出乐队庞大编制的严苛要求,在全世界的上演频率都远远低于作曲家创作的《唐璜》《英雄生涯》等另外几部代表作。

这次深圳观众得缘再见的就是近150人的庞大编制,除台上110名乐手外,还有场内外近40把圆号与矗立舞台上方的管风琴交相辉映,营造出气势磅礴环绕立体声的音乐效果。“施特劳斯这部作品演奏技巧艰深、成本高昂,尤其对圆号要求非常高,无论乐器数量还是技术水平,而深交刚举办的圆号艺术节正好吸引全球顶尖圆号演奏家齐聚深圳,促成了这次难得一见的现场。届时德国著名圆号艺术家塞缪尔·赛登伯格将担任圆号独奏。”林大叶介绍道。

难度:舞台设置绞尽脑汁

这部交响诗的乐器编制宏大、配器细腻、音色丰富,甚至连鼓风机、雷声机等特殊乐器都用上了,可想而知指挥的驾驭和乐手的演绎难度都是“史诗级”。

林大叶告诉深晚记者,单是舞台的摆设放置就极具挑战,“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阿尔卑斯山交响曲》时都有各自的‘排兵布阵’,管风琴放哪里,竖琴摆在哪,每一次位置不同都可能带来不一样的音响效果。我们这次也是绞尽脑汁,连千里迢迢从阿尔卑斯山下运回的一个小小牛铃,也得给它放在最合适的地方。”

还有乐手的演奏也要求极高技巧,“因为施特劳斯的创作非常繁杂,音符特别多,变化音尤其多,分谱都是厚厚一叠,每位乐手都在奋力‘攀登’。”当登山途中所见所闻像“画卷”一样徐徐展开,听众心情也随之激荡,在登顶那一刻飙至巅峰。作为指挥的林大叶也不例外,“这是让全体乐队发挥出最完美声音的一刻,每一次演奏到这里,尽管是在排练厅,但是我们的想象力和魂魄感觉已经到了阿尔卑斯山顶,那是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满足!”

7月29日,这场“来自阿尔卑斯的号角”音乐会还将在迎来二十五周年庆的广州星海音乐厅奏响,让广深两地乐迷一同感受音乐缔造的“自然界”之震撼。

(原标题《深圳交响乐团将以空前阵容演绎<阿尔卑斯山交响曲> 跟随音符在阿尔卑斯山一日“漫游”》)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周斐斐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赵伟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