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和他乡,是左眼望不到的右眼——赏析《烟火乡村》深处的乡愁

读创文化广场 赵玉
2024-03-04 13:40
摘要

家乡和他乡啊,延伸与衍生出来的乡愁与城愁,恰如我们左眼望不到的右眼。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读创诵读”

——————————————————

朗诵:赵玉(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主播)

▲点击小三角收听


家乡和他乡,是左眼望不到的右眼

——赏析王健《烟火乡村》深处的乡愁

作者:李国坚

双手合上《烟火乡村》这本书,关于童年的点滴记忆如放映乡村电影一样,一个一个画面,一段一段情节出现在眼前,作者文本中的烟火乡村,仿佛我刚转身离开。

我和作者王健年龄接近,童年与少年的经历相仿,当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去描写与叙述其家乡,当作者在文本中用极为细腻的笔触去雕琢每一个细节,文本就给读者朋友们以直观的可读性、耐读感,无形中把家乡的遥远一再拉近距离后聚焦。文本中的每一篇作品都如一件艺术品,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有各自的精彩。

作者在不经意间把烟火的温度贯穿了整个文本,让烟火的气息紧紧贴近生活,此时,文本深处的乡愁勾起与关联了近处的城愁。作者立足于深圳这个一线大城市,在文本中不急不躁一点点释放对家乡的依恋、回忆、遗憾、期许,这是无数作家反复描写过的乡愁,但该作品别具一格的是,城愁的这一部分尽量让其留白或者缺失,让读者读来无形中有缺了点什么的失落或缺失感,这种缺失感有时是单一的,有时是双重的,有时是单向的,有时是双向的,有时清晰,有时模糊,正因为文本的别具一格,文本的辩识度就立马去到一个有光芒的高度,家乡和他乡啊,延伸与衍生出来的乡愁与城愁,恰如我们左眼望不到的右眼。

《烟火乡村》

作者:王健

中国书籍出版社

《烟火乡村》作者简介:王健,笔名健火,湖北随州人,法律硕士,工作中兢兢业业,闲瑕喜欢探寻大自然,诉感受于笔端,感恩出生于乡村,有幸领略田野之美,天地之厚,也感恩生活于深圳,欣享改革红利,开放视野。


《烟火乡村》中,作者将文本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动物野趣,这一部分作者描写的各种动物,让安静的小山村一下子灵动起来,少年们与各种动物之间的野性十足和趣味性极强的各种互动,使同属那个年代的读者深陷故事情节,这些场景如湖面倒影,如镜中影像让人不能自拔。文本还原了那时的小山村,并将最美好的与最真实的场景进行了复制与演绎的同时,留给大家启迪与思考,唤醒与提示。文本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其创作手法悄然给年轻的读者们,打开了一条通往属于父辈们生活与成长的烟火乡村之纸上高速路,那里有父辈们的世外桃源,那也是后辈们的来处与根源。文本将乡村与城市,前辈与后人,尤其是人与动物以及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存共生,在字里行间进行了紧密的维系与关联。《与狼共生》一篇中,杨老爷子嘴巴里念着:“什么时候狼才回来啊,我都等了十几年了!不听老天爷、土地爷的规矩,是要吃大亏的呀,狼回来了,咱们山冲才有希望啊!”

第二部分为田野风情篇。作者将山村田野静止的美写出了十足的动感。就《听风》这个篇名来说,一个“听”字就让整篇文章瞬间有了画龙点睛的效果;《乡村看电影》《林尖行走》《萦梦的烟火》如同三步曲,让乡村风情缓缓流畅起来。

第三部分为乡村味道篇。杀年猪、打爆米花等各种乡村美味在作者的笔端逐一呈现,这样的美食,填饱了少年们的胃,馋了我们的念想,美好了读者们此刻的时光。

第四部分为至爱亲情篇。《父亲走了》的结尾,作者写下:“世上只有两种人,第一种是有父亲的,第二种是没有父亲的。父亲走了,自此我成为了第二种人。”读到这里,我的眼泪从双眼不由自主流了出来,是啊,我们为人子女的何尝不是如此,作者写出了我们想表达却未曾写出的心声,且直击关于至爱亲情最柔软最敏感之处。文章能让人读来热泪盈眶的,且感人至深的,必属佳作。

文章的叙述与描写,仿若让读者再回到儿时,再回到那个烟火乡村,重新再成长一次,也仿佛有无数个读者朋友,也如作者在那个烟火乡村成长着。透过文中的烟火乡愁,大家期待着作者写下城市印象,写出更多佳作。那时,我们一起和作者品读完整版的家乡与他乡,那时,左眼看到的小山村正炊烟袅袅,右眼看到的鹏城深圳,正勇立潮头,万家灯火。


【作者简介】李国坚,笔名独上西楼,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深圳市传统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第七届中国诗歌春晚签约诗人,深圳特区文学举办的“深读诗会第18期”主题诗人。诗作参展了2017年广东新诗百位诗人百年大展,在省级国家级文学刊物发表大量作品,出版诗集《幸福再深一度》。现居广东深圳,致力于研究诗语言创新及传统文化新传承。

(作者:赵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