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健全人大对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督制度,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尊严、权威。
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共听取审议“一府两院”22个专项工作报告,开展5项执法检查、2项专题询问、7项专题调研,人大监督工作在不断探索中提质增效。
深化“全链条”监督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2023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金融工作情况、“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区域协调发展情况等报告。
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工作,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专题询问、执法检查等多种监督方式,多角度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全链条”监督守护粮食安全。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种子法执法检查,深入科研院所、制种基地、农业企业等,听取政府部门、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等对依法治种、依法兴种的意见建议,形成报告。建议从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动良种选育创新攻关、培育壮大优势种子企业等七个方面进一步贯彻实施种子法,夯实种业振兴、农业强国建设的法治基础。
民生福祉所系,人大监督所向。
2023年8月2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委员长会议听取审议了2023年上半年全国人大信访工作情况报告,审议通过了全国人大机关信访工作规定,推动人大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网上信访平台联络员制度功效,认真办理网上信访事项,满足人民群众便捷表达意见的需求,在立法、代表工作、备案审查中充分吸纳民意,及时回应群众呼声期盼,推动人大立法和监督工作更有针对性、更接地气。
南京某大学的博士研究生通过网上信访反映,其深入研究了电动自行车行驶问题和危害,建议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将电动自行车纳入机动车管理,整治随意行驶、乱停乱放、不礼让行人等乱象。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认真听取意见建议,表示将在相关法律修订中进一步论证。
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新时代侨务工作情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情况、精神卫生工作情况的报告;检查安全生产法的实施情况;围绕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用有温度的监督,助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守护百姓“稳稳的幸福”。
打好监督“组合拳” 护航美丽中国建设
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是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的着力点。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生态环境监督,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人大力量。
2023年10月2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一场关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执法、审判、检察工作的专题询问正在进行。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对“一府两院”同一主题的三个报告开展专题询问。
面对“检验鉴定难”“生态损害赔偿相关资金使用”等提问,“一府两院”相关负责人认真应答。
问得精准、答得坦诚,各方同向发力、同题共答,推动执法司法机关依法履职、完善机制、加强协同,进一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合力。
在湿地保护法实施一周年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湿地保护法实施情况开展检查,赴黑龙江、山东等6个省份,同时委托8个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湿地保护法实施情况开展检查。
紧扣法律规定,将执法检查与议案建议办理有机结合,委托相关技术机构进行评估……执法检查严格遵循“依法”原则,督促有关方面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完善制度,推动湿地生态系统治理,以法治力量保障湿地生态安全。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赴多地,对可再生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2023年9月公布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将修改可再生能源法列入第一类立法项目。下一步,将积极推进相关立法工作,着力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行使监督职责 管好“国家账本”
管好“国家账本”,守护好国有资产,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
2023年6月1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委员长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的五年规划(2023-2027),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和监督工作第二个五年周期绘就“路线图”。
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
2023年9月,制定国有资产法,被确定为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一份份“账本”、一系列举措,彰显全国人大常委会守护好国有资产的坚定决心和坚实步伐。
预算,关乎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福祉。
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工作,强化对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扩大内需、社会保障等重要政策和重点资金的审查,提出43条改进完善预算编报的意见建议。
2023年,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首次超过10万亿元。这些转移支付资金发挥的作用如何,全国人大常委会如何开展审查监督?
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财政转移支付情况的报告,就推动完善转移支付法律制度、建立健全转移支付分类管理制度、改进转移支付预算编制等,提出意见和建议。财政部在反馈报告中表示,将从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等方面改进工作、完善制度。
编辑 秦涵 审读 伊诺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张露锋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