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9月19日,星期天。鲁迅在厦门大学,收到三弟信并西泠印社书目一本。收到日本辛岛骁君所寄《李卓吾墓碣》拓本一份,自北京寄出。戴锡璋、宋文翰来,邀至南普陀午餐,庄奎章在寺相俟,同坐又有林语堂、沈兼士、孙伏园。
《李卓吾批点世说新语补》书影
李卓吾墓碣刻于明万历年间,碑阳为焦竑书“李卓吾先生墓”,碑阴为詹轸光书李卓吾碑记和李卓吾先生墓诗二首。李贽(1527~1602),字卓吾,福建泉州人。死于北京,原葬通州北门外马厂村西,1953年、1983年分别迁至通惠河北岸大悲林村南、通州区西海子西路12号。
20日上午,寄韦素园信并稿。赴厦门大学开学礼式。又收到得辛岛骁信并李卓吾墓摄影一枚。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手稿
此稿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童年妙趣无限的生活:鲁迅绍兴故居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子,叫作百草园,是他儿时的乐园;三味书屋则不同了,它是绍兴府城著名私塾,“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童年鲁迅是“失乐园”的过程。此文载《莽原》半月刊第1卷第19期(1926年10月10日),后收入《朝花夕拾》。因长期收录中学语文课本,影响巨大。
21日,朱镜宙约在东园午餐,与沈兼士、孙伏园同往,坐中又有黄莫京、周醒南,及其他五人,未询其名。旧历中秋也,有月。林语堂送月饼一筐与住在国学院中人,大家投子为乐,共投六枚,以多寡博取之。
因国学研究院陈列所空屋将陈列物品,鲁迅于25日迁居集美楼。他在此共住130天,直至离开厦门。1952年,厦门大学在集美楼二层辟鲁迅纪念室,后与鲁迅文物陈列室合并,遂成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
鲁迅从北京到厦门,一路买书,到厦大后很快进入工作状态。28日下午,收到开明书店所寄书籍、杂志等四种,未记何书。29日,收到三弟来信,并书一包五种十九本,共4.4元。
10月1日上午,寄许广平信并《莽原》杂志两本,即刊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者。寄李小峰信并《语丝》杂志5本。下午收到厦门大学9月份薪水400元。
2日上午,孙伏园往厦门市,托其买《四部汇刊》本《乐府诗集》一部十六本,4.5元。
《乐府诗集》书影
《乐府诗集》一百卷,郭茂倩编撰,成书于北宋。以辑录汉魏至唐乐府诗为主,根据音乐性质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等十二大类,每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据明毛氏汲古阁刻本影印)、《四部备要》本等。此处《四部汇刊》当为丛刊之误。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15
清平古墟文昌塔的日落盛景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10 月 2 日拍摄于广东深圳宝安沙井街道的清平古墟。画面中,夕阳缓缓西沉,柔和的光辉洒在古老的文昌塔上,塔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周边的现代建筑、葱郁树木相映成趣,尽显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绚烂的秋日黄昏画卷。#双节在深比心祖国##读特小记者#
01:01
清平古墟国潮风,汉裳雅韵展新容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10月2日,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清平古墟热闹非凡,第三届“汉裳清平”国潮文化周在此精彩呈现。活动现场,身着汉服的表演者于舞台之上优雅起舞,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赏、拍照留念,古老的墟落与国潮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出别样的魅力,尽显传统文化的独特风采与时代活力。 第三届“汉裳清平”国潮文化周活动于10月1日-8日焕新登场,邀市民共赴跨时空文化盛宴。活动还融合墟市烟火气,联动古墟商家开展开展优惠活动。#双节在深比心祖国##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不得了,不得了!10月1~2日利哥群星演唱会(达州~宣汉~巴人广场)黑龙、陈雅森、赵鑫、雪十郎、大壮及众多大网红:金美希(唐艺首席大弟子)、李青青、大洋芋、梦想山妹、云南顶呱呱(南瓜)、世界模特选美中国区冠军刘晨、甩尖子团队、涪陵黄大仙团队、贵州小伟哥团队、二妮(雪茄哥大徒弟)……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