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阶联副会长,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常务副会长王理宗担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十年有余,是建言履职的积极分子。2024年全国两会,作为住粤全国政协委员,他关注银发经济、社会民生、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液流电池产业发展等话题,也为法治建设、“双区”建设贡献智慧。
2023年,王理宗提交9个提案,联名4个提案。在“关于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合作平台机制的建议”提案中,他推动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前海)论坛”。2023年7月,该论坛成功举办,来自中国与东盟十国的部长、大使、商会、智库、企业家代表等逾500人参加活动。
该论坛发布中国和东盟十国合作倡议,启动大湾区—东盟国际商会联盟,建立中国—东盟智库合作伙伴,被作为中国—东盟合作重要成果写入外交部官方重要文件《中方推进“五大家园”建设进展报告》,并纳入国务院发布的“前海总规”文件。王理宗担任大湾区—东盟研究中心执行理事长一职。
三十余年来,他深耕粤港澳大湾区,时常到各地考察、交流,长期研究高科技产业发展环境。他深感前海宜居宜业,若能在这块“试验田”上打造更为法治化、公平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让方方面面的制度实实在在地落地,造福企业与个体,将迎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前海总规”提出,要建设高端创新人才基地。王理宗告诉记者,发达国家实验室人才来自全世界,我国实验室大部分人才来自国内或为华人。如能建立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开放式体系,“战略地”可拓宽全球影响力,使国家实验室真正成为推动中国基础研究的策源地、发动机与强引擎。
他计划围绕跨境贸易主题,建议商务部等部门加快研究出台实施全国版和自贸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以负面清单方式在跨境服务贸易领域作出开放承诺,清单之外的领域不做额外限制,更大程度引入境外投资,鼓励扩大服务出口。并且,建议公安部等部门在专业人才领域,进一步放宽粤港澳自然人跨境流动限制。
他举例道,会展业具有人员高流动性的行业特性,在深港澳持续深化“一展两地”会展合作的背景下,深港澳旅游签证及工作签证,尚不能满足主办方每日深港澳往返的需求。若针对会展专业人才发放特定人才签证,解决会展业开放发展中跨境专业人员的流动问题,有助于让更多世界客商赴粤港澳大湾区进行商贸交流和旅游消费。
为给实体经济疏通“筋络”,王理宗认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保护民营企业权益。“广东是外贸大省,企业如何‘走出去’,如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如何做好‘双循环’工作,都是我关注的重点。”王理宗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有诸多科技产业龙头企业,深圳乃至广东没有理由不成为全国创新先锋、科技攻关带头者。
“行业协会、商会国际化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也是中国企业出海成功的重要支撑。”作为深圳市企业联合会深圳市企业家协会常务会长,他也计划提交“关于支持在我国设立职业或行业组织、产业联盟的国际性总部”提案,建议“允许有影响力的行业协会、商会或产业联盟在全球发展会员”。
当前,行业协会、商会国家层面的最高法规是2022年修订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条例中没有明确行业协会、商会开展国际活动,进行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相关工作指南。王理宗建议,加快《行业协会商会法》起草工作,并在立法研究中,深入调研探讨行业协会、商会国际化的重要作用,将相关内容纳入立法框架,做好顶层设计。
他还建议,结合我国在人才、技术、产业等方面的优势,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成立国际性行业商协会和产业联盟,且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行业协会总部集聚地,为行业协会、商会全球化融合发展搭建平台。由此,更多企业能够有意愿、有底气、有能力出海,逐步改变行业协会、商会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分散发展局面。
“最高标准的接轨或许是创造规则。”王理宗说道,“站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更高起点,要解放思想,具备国际视野、国际格局,以更包容的胸襟、更长远的目光作为做事基本理念。”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