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 这个救命技能得从娃娃抓起
读特评论员 王森
2020-08-27 00:38
收录于专题:特评

近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

及时、迅速、有效实施心肺复苏可以大幅度提高猝死患者抢救成功率。我国平均每年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的心源性猝死案例高达55万例,相当于每一分钟就有一人因此去世。但我国院外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不足4.5%,有八成以上国人不会心肺复苏,猝死抢救“黄金5分钟”等急救概念并不广为人知。相较于发达国家可达47.5%的院外心肺复苏成功率和较高的急救技能普及率,我们确有很大提升空间。

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技能要从娃娃抓起。学校教授急救知识,能够快速提高心肺复苏普及率。青少年儿童学习愿望强,接受新鲜事物速度快,从小打下急救“基本功”,也为他们成年后再掌握其他新的急救技能打下理念和技能基础。同时,“知识反哺”时代,学校教育有着很强的辐射引领作用,孩子学习急救技能,可以带动家庭成员一道掌握救命技能。更重要的是,学校也是猝死相对高发的公共场所,每年都有学生在校猝死的悲剧发生。如果更多老师和学生掌握判断心脏骤停的知识和心肺复苏的技巧,就能更多抢救回学生宝贵的生命。

学校普及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也能提示青少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近年来,猝死出现低龄化倾向,心脑血管疾病也不再是“老年病”。不少学生养成了熬夜的不良习惯,高油高糖食品颇受年轻人亲睐,体育锻炼时间也正被电子产品挤占。青少年身体恢复能力强,但也不能“放飞自我”。推广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也是在警示:不良习惯会带来猝死等一系列健康风险。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加强健康教育意义更为凸显。提高学生健康素养,传播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防控、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知识,既能够更好地保护、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也能提高社会整体防控疾病、抵御风险的能力。

推广急救知识和技能,更是一堂生动的社会责任课和生命教育课。不久前,成都中医药大学彭婕婷、陈家利两名同学在常德火车站积极救助昏迷乘客,轮流进行心肺复苏,直至救护车到达。虽然病人最终没有抢救成功,但两位同学的努力仍得到了家属的感谢和公众的认可。8月26日,成都中医药大学授予这两位同学“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这条消息和心肺复苏进校园的新闻交相呼应,说明我们的社会越来越重视通过保护勇于助人者的权益鼓励见义勇为行为。心肺复苏的确有失败风险,但实施救助总比袖手旁观强。教给学生急救技能,就是在传递包容救助风险、鼓励守望相助的社会价值观,就是教会学生尊重生命,塑造更健康的心智。

这几年,不少地方开始补齐急救设施建设的欠账。例如,深圳去年就在公共场所新设了100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并计划在10年间,让深圳达到每10万人口配备100台AED的国际先进水平。有了设备,更要有人会用,有人敢用。急救技能教会孩子,带动大人,最后推广到全社会,硬件、软件一齐提升,才能最终发挥急救设施的效益,挽救更多生命。

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评论员 王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