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龙年看“龙”!大鹏南澳草龙起舞过大年

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思玮 通讯员 南宣
2024-02-11 22:2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南澳非遗项目散发出独有的民俗魅力,深受居民游客喜爱,助力南澳旅游高质量发展。

“起龙!”年初二晚7点,大锣鼓敲起,鼓声震天,鞭炮齐鸣,一溜长的草龙,且舞且进,向着南澳墟镇前行,走街串巷祈福……众多居民游客拍照留念,大家跟随“草龙”尾后,沿着巷道巡游,将南澳的春节之夜渲染得热闹非凡,居民游客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草龙分为龙珠、龙头、龙身和龙尾,共有33节,由33人舞,意指‘生生猛猛’!”提起舞草龙,非遗传承人何连胜何叔如数家珍,“大年初二称为‘开年’,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过去,在化完龙后,渔民们才出海捕捞打鱼,祝愿新的一年开门红,祈祷风调雨顺、鱼虾满仓、家庭幸福美满”。

正月初二,南渔村村民一早就上山寻找扎草龙要用的剑草,回村后将草放到天后宫广场上晾晒。下午5时左右,村民们齐聚天后宫扎草龙,用红绳将每一节草龙串联起来,居民游客将手中祈福的香点燃,插满龙珠、龙头、龙身到龙尾,在龙头前方摆上香案,点燃香烛,朝向大海拜祭。当天黑下来时,数公里的街灯顿时熄灭,舞龙开始。黑暗中,龙头师傅高擎火龙头与举着长龙的队员们模仿蛟龙追抢宝珠的动作,合着锣鼓点,踏着八字马步,向龙珠引导的方向舞动前进,南澳腰鼓队、舞麒麟跟东山渔歌队一路相伴,热闹非凡。

晚上8时左右,舞草龙队伍来到月亮湾湾畔,上万名居民游客围在月亮湾海堤周边观看舞草龙的最后一环——化龙仪式。在锣鼓声中,草龙依次叠放,一边祭拜一边点燃草龙。焰火冲天,人们在欢呼呐喊中许下对新一年的祝福。“每年年初二我都会带小孩来南澳看舞草龙,希望这个充满年味的习俗一直传承下去。”从市区过来南澳游玩的李女士向记者说道。

舞草龙,是传承了三百多年的南澳“民俗盛会”,2007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直以来,南澳十分重视非遗保护工作,“非遗进校园”活动在辖区幼儿园、小学掀起热潮,南澳非遗文化馆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南澳非遗项目散发出独有的民俗魅力,深受居民游客喜爱,助力南澳旅游高质量发展。

编辑 连博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思玮 通讯员 南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