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碧带建设!近3年来佛山新建碧道780公里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谈飞洋
2024-02-06 16:55
摘要

在碧道建设的基础上,升级打造多功能水陆生态廊道。

碧带是在万里碧道规划建设的基础上,升级打造集安澜健康水带、绿美景观林带、绿色交通带、文化休闲带、滨水经济带于一体的多功能水陆生态廊道。日前,市河长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组织市、区、镇三级河长办开展碧带示范带建设及碧道建设成果转化实务培训,邀请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邱静、省河长办林冰莹工程师进行授课。

培训会现场。

据悉,近三年来,我市新建碧道780公里,其中,2023年全市新建碧道183.7公里,各区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和亮点的碧道项目,建成或贯通一批广佛跨市河涌碧道,如南海区大沥花地河-牛肚湾碧道、三水区九曲河碧道等。

碧道建设不仅提升了河湖空间环境,还以优质的滨水空间环境触发新的经济活动,激发沿路乡村文化和景观资源的活力,助力乡村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我市以碧道建设赋能“水经济”,引领旅游消费升级和亲水性产业发展,逐步形成多条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水清岸绿的生态效益和水岸联动发展的经济效益开始显现,“碧道+体育赛事”活动精彩纷呈,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2023年,我市被列为全省第一批开展全域水经济试点建设的2个地市之一,3个项目入选省重点推进试点项目。

桂畔湖水韵文旅综合开发项目“龙舟汇”水上运动基地。(大良水利所供图)

“随着碧道建设的深入推进,如何进一步高效统筹我市碧道建设成果要素做好水文章,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市河长办副主任、市水利局副局长刘剑锋表示,接下来,我市既要固本强基,进一步推动现有的碧道建设成果进行转化,还要创新前行,扛起水利主责主业,解决好“水多”“水少”“水美”的问题,跳出水利干水利、跳出行业谋发展,从更大场景、更深层次,谋划各区、各镇的碧带精品特色。

市河长办将组织各区梳理碧带建设指标要求,深入盘点全市各区的碧道资源,启动打造碧带的建设计划,借助三江汇流、桑基鱼塘、东平水轴、水利风景区等特色碧道段,筛选每区一项碧带示范项目加快推动建设,建设更多惠及群众的幸福河湖,助力绿美佛山生态建设。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谈飞洋 通讯员 刘勇

(作者:谈飞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