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剧《繁花》大火,剧中的上海街头古今交融、霓虹璀璨、车水马龙,让观众穿越到90年代的流金岁月,复古风满满,想体验同款的场景?在中山,也隐藏着跟黄河路一般,兼具民国特色与繁华街景的“百年侨街”——孙文西路;《繁花》里的港式美食“鸽煲翅”所用的乳鸽,最早也是来自中山的石岐乳鸽;
临近春节,用《繁花》的方式打开中山!让中山版《繁花》偷走你的心,石岐乳鸽偷走你的胃。中山这座城市,也可以很有“王家味”!
华灯初上
中山孙文西路笼罩在璀璨灯光中
开始了夜间的繁华
来往的人群为茫茫夜色带来烟火气!
这条“百年侨街”
是中山的一段金光绮梦
更是中山百年繁华的缩影
大江南北,年味不同
难忘的家乡美食
慰藉着香山游子的乡愁
更是广东人记忆里珍藏的味道
在广东
民间有“一鸽胜九鸡”之说
而“吃鸽”最正宗的莫过于中山
早在1994年
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曾邀请中山厨师
赴首都为外宾烹制石岐乳鸽
石岐乳鸽飞上“国宴”
成为中山粤菜的一段佳话
让我们跟着视频的步伐
一起认识中山美食吧!
【红烧石岐乳鸽】
石岐鸽,中山最具特色食材、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因产自石岐及其周边地区而故名(本是中山籍华侨从国外引进的优良鸽种,经同中山石岐的优良鸽种杂交后培育繁衍出来的鸽子),以体大肉嫩、胸肉特厚而著名。取其最佳食用节点(12—15日生长期),用红烧技法烹饪。如今已成为最具特色、最受欢迎的中山首推名菜,是中山美食的亮丽名片。
【白切三角沙栏鸡】
原产于三角镇的沙栏鸡是中山名产品,广东四大名鸡之一。“无鸡不成宴”是中菜宴席的传统,在中山菜中,鸡的烹饪方法非常多,讲究原汁原味的“白切”是首选。对于沙栏鸡来说,“白切”的做法更能体现肉质的嫩滑。
【蒜子火腩焖横档风鳝】
中山菜中用于烹饪的海鲜类食材主要产于珠江口的咸淡水交汇的水域,在黄圃镇横档村捕捞的风鳝是其中的名贵品种,肉厚脆爽,鲜而不腥。“火腩”即广东烧肉,时常巧妙地用作中山菜的辅料,在此道菜中可增添肥美丰富的口感,使肉香和鱼香充分渗透。在中山的传统宴席上,“蒜子火腩焖风鳝”是一道高档菜,代表着待客的至上规格。
【小榄炸鱼球】
小榄菜起源于明代小榄山,最早的记载始于明朝,随着当地人民自北南下而在中山扎根发展。在香山历史中,小榄菜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小榄炸鱼球”最为著名。采用本地鲮鱼,去刺打成鱼滑,加入陈皮、蒜蓉、姜丝等,做成球状,下锅炸至金黄,配蚬蚧汁、菊花、生菜包等食用。经发酵而具独特风味的蚬蚧汁,是不可缺少的“专享”蘸料,又称“灵魂酱汁”。
【钵仔焗神湾禾虫】
禾虫,因产于水稻田淤泥中而得名。中山沙田广阔,历来盛产禾虫,每年上半年立夏至小满,下半年寒露至霜降的节令之间,禾虫钻出泥面,用网具装捕,以神湾、坦洲等地近海区域中较多。禾虫含丰富蛋白质、脂肪、铁、磷和维生素B等,营养价值高,味道非常鲜美、香甜。“钵仔焗禾虫”以香气浓郁、口感柔滑而成为较为经典的传统菜式。先将禾虫洗净后放钵仔中用剪刀剪碎至充分出浆,加入适量捣碎的蒜蓉、陈皮、粉丝、蛋白等调味拌匀,放钵于锅中隔水炖熟,再将钵仔禾虫移至慢火炭炉或电炉上烘至干水有焦香味,属滋补食疗上品。
【盐焗横门奄仔蟹】
中山因地理位置优势,盛产咸淡水海鲜。横门地处咸淡水交界处,所产奄仔蟹背青肚白、肉质饱满、远近闻名,属于上乘佳品。盐焗横门奄仔蟹,在锅中铺满海盐,高温烹饪不加一滴水,浓缩奄仔蟹肉质之鲜甜,蟹膏滑软如流沙,半透明的胶质层在唇齿间爆裂,尽显“高端的食材只需要简单烹饪”之妙,成为众多食客们的心头大爱。
【黄圃腊味煲仔饭】
黄圃镇是中国腊味食品名镇,也是全国最大的“广式腊味”生产基地。黄圃腊味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1868),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黄圃腊味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圃镇腊味现有60多个品种,以腊肠、腊肉、腊鸭、腊鱼品种销量最大。民间广泛流传“秋风起,食腊味”一说。黄圃腊味,是中山人饭桌上的常客,更成了厨师研究菜品的重要对象。百年间,黄圃腊味所衍生的传统菜式已达数百款之多。
编辑 汪佳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苏小红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