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图2023年度交通报告:深圳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数居超大城市首位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肖晗
2024-02-02 21:19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在我国超大城市中,深圳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数位居首位。

近日,高德地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等机构共同发布《2023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简称《报告》)。报告反映,在我国超大城市中,深圳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数位居首位。

依据《报告》,“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数”引入小汽车与地面公交速度比、全市全天线路运营速度波动率、公共交通与小汽车高峰出行时间比、平均候车时间、平均步行距离、平均换乘系数等指标,从效率、便捷等不同维度,对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在所研究的50座城市中,2023年,兰州市、深圳市、北京市等10个城市的指数较高,说明其公共交通(地面公交+地铁)运行效率、可靠性,相对其他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水平的综合表现较好。其中,深圳市、北京市、重庆市分别位居超大城市“出行幸福指数”首位,而南京市和海口市的“出行幸福指数”列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首位。

具体到细分指标来看,2023年,我国超大城市平均换乘系数为1.576,同比上一年的1.520有所上升。在北上广深等四个一线城市中,深圳1.549换乘系数为最小,说明城市公交出行中需要换乘的出行相对越少,公交出行相对更便捷。高德数据显示,在深圳,公交出行直达占比达到了45%,一次换乘占比为34%。

公共交通与驾车出行相比时间花费差距越小,说明公交出行效率越高。报告显示,2023年间,深圳市、北京市高峰期公共交通出行时间比小汽车出行时间最接近。而在公共交通平均步行距离方面,《报告》显示,2023年间,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平均步行距离分别为1149米、1104米、1065米,同比上年都呈现出上升趋势。深圳市、青岛市、兰州市的步行距离分别在超大、特大、大城市中最小。此外,在城市高峰期地面公交平均候车时长方面,深圳在主要观察城市中,也处于较优水平。

《报告》透露,基于全国50个主要城市的公交&地铁、骑行和步行路线规划占总规划次数的比例,规范化后得出各城市的“绿色出行意愿指数”。2023年度,绿色出行意愿最强的城市为北京市,其次为上海市、西安市、深圳市。

《报告》还依据道路运行速度偏差率、高峰平均速度、常发拥堵路段里程比、路网高峰拥堵里程比等6项指标测算,发布了城市“交通健康指数”,并按照机动车保有量对城市间交通状况进行综合考量。数据显示,在汽车保有量超400万辆城市中,苏州交通健康指数最高,深圳位列第7位。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万晖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肖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