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东委员:推动全链条创新生态建设,打造科技自立自强“龙岗样本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2024-01-25 11:3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年来,龙岗区坚持科技创新四链融合,加快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全面打造高端创新资源集聚的强磁场。

1月25日,政协龙岗区六届四次会议开幕。会上,区政协委员陈惠东提出,近年来,龙岗区坚持科技创新“四链”融合,加快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全面打造高端创新资源集聚的强磁场。目前,全区多元创新主体协同接力反哺创新链环,形成了创新体系结构完善、各要素分布齐全、成果转化各环节链路完备、良性循环响应的创新生态体系,智力核与产业核优势愈发显现。但龙岗创新生态在创新主体、环节链路、资源要素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如高校科研成果本地转化待加强,产业链协同和自我配套待提升,产学研联动不够充分,校企对接成效和精准度待提升,市场化基金发展偏弱,高层次高技术人才偏少,公共技术服务还需提效等。

为此,他建议,要持续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一方面,加强基础研究的系统部署和前瞻布局,以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为核心,全力支持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等基础研究机构建设,推进深圳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及能源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建设,推进超高清视频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抢抓国家实验室优化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的机遇,加快高校创新平台落地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扎实推进诺奖实验室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创新发展;加强与港澳高校、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等机构的联动合作。

另一方面,加强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协同创新。加大技术攻关力度,鼓励高校院所、领军企业在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和瓶颈,做好重点企业跟踪服务,支持“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充分发挥华为、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围绕重点产业通过研发合作、平台共建、成果共享等方式联合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中试基地等各类创新平台;探索联合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等各类技术转移机构,共同建设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加速推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提供从创意想法到应用方案中的“一条龙”的综合技术支援。

同时,注重人才金融齐头并进。加快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吸引天使投资等各类创投机构来龙岗寻找合作项目,实施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等科技金融政策,让创新型企业整个生命周期都能得到完善的金融服务和支持。此外,强化创新人才支撑。深入实施各级各类人才培育和引进计划,培养引进一批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和高素质技能人才;鼓励区内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相互提供学习、实习、就业等机会,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联合培养一批复合型工程人才。

“科技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单打独斗,关键要形成合力,需要研发、技术、产业、金融、人才等各链环相互支撑。让我们打出组合拳、谱好协奏曲,奋力打造科技自立自强的龙岗样本。”陈惠东说。

编辑 姚静霞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