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计划打造“全链条”康复救助体系

惠州日报官方客户端
2023-06-06 10:40
摘要

近年来,惠州加强政策引领,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各类康复救助制度持续落地见效,儿童听障残疾预防工作有效开展,全市残疾儿童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残疾人“两项补贴”实现全覆盖,全市听障儿童基本实现“应救尽救”。

小珊(化名)是一名听力残疾儿童,在惠州市残联救助政策的帮扶下,家庭经济困难的小珊植入了人工耳蜗,通过3年多的免费康复训练,可以与人自然交流。过去5年,惠州市共有121名像小珊一样接受人工耳蜗手术的儿童得到了救助政策帮扶。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今年3月至4月,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惠州听障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近年来,惠州加强政策引领,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各类康复救助制度持续落地见效,儿童听障残疾预防工作有效开展,全市残疾儿童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残疾人“两项补贴”实现全覆盖,全市听障儿童基本实现“应救尽救”。

现状惠州听障儿童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救助和康复训练

“惠州积极开展儿童听障残疾预防工作。”市残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惠州加强残疾预防宣传教育,结合“残疾预防日”“爱耳日”等宣传节点大力宣传残疾预防政策和知识。将新生儿听力筛查列入免费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为全市助产机构出生的新生儿,实施出生听障缺陷综合防控。全市有新生儿听力筛查机构 85家,5年来,累计为33万余名新生儿开展听力筛查,确诊新生儿听力障碍221例。

与此同时,惠州逐步提高听障儿童康复服务质量。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在省救助的基础上,将听障儿童康复救助标准由0至6岁提高到0至8岁,在惠州公办康复服务定点机构接受康复训练的听障儿童所有费用全免,在惠州民办康复服务定点机构接受全日制康复训练的听障儿童每月最高可获得2800元(0-6岁)或800元(7-8岁)的康复救助。在各级残联大力推进残障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保障下,惠州听障儿童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救助和康复训练。2018-2022年,共计为391名听障儿童免费提供助听器评估和适配服务;为121名符合救助条件的听障儿童提供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救助;全市4家听障康复机构共计出训听障儿童251人,其中163人入读普通幼儿园,21人入读普通小学,正常入园入学率达到73%,康复效果明显;积极开展7-17岁大龄残疾儿童支持性服务项目,每年为7-17岁的听障儿童提供不少于6次的家庭康复指导、心理疏导等支持性服务。

惠州对听障儿童社会保障力度也持续加大。市残联、民政、教育、卫健、医保等部门之间加强沟通联系,为听障儿童解决实际困难。民政部门配合做好听障儿童“两项补贴”的申领发放,截至今年3月,听障儿童领取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127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438人。

计划研究制定0-8岁儿童残疾筛查康复信息共享制度

“惠州将探索提高听障儿童康复救助保障水平。”该负责人说,惠州将借鉴兄弟市的经验做法,适当提高听障儿童耳蜗植入的基本医保待遇标准,并适当提高耳蜗手术的听障儿童的补助金额。

同时,通过实行政府负责制、制定康复救助计划、打通康复教师和康复治疗师职称晋升通道、支持特殊学校(幼儿园)开展听障儿童康复服务、建立健全融合教育机制等举措,打造惠州“全链条”康复救助体系。研究制定0-8岁儿童残疾筛查康复信息共享制度,完善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康复救助衔接机制等方面,不断提升儿童致残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能力,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市研究制定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和年龄范围的财政政策,积极保障听障儿童救助补助经费。

提高儿童康复服务机构建设水平方面,惠州将持续开展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环境设施、师资队伍、服务能力等全面建设水平。推进惠城区和龙门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提高公办康复机构收训能力,探索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康复机构扶持共营政策,提高全市民办康复机构服务水平。博罗、龙门、仲恺、大亚湾等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时建设听障儿童康复机构或开设听障儿童康复项目。进一步细化康复机构管理措施,制定公办机构儿童入训细则,发挥公办机构兜底保障困难人群的公益作用。完善民办机构准入机制,引导惠州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有序发展,不断提高听障儿童康复服务水平。

建议提高财政救助补助标准、医保报销比例

调研期间,调研组深入市残联、市卫健局、市医保局、惠城区、龙门县实地调研了解情况,并前往兄弟市学习考察先进做法,召开6场座谈会,充分听取有关单位负责人、人大代表、医疗专家、家长、教师、康复机构代表意见,深入分析探讨当前惠州听障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调研组指出,惠州听障儿童康复救助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突破,但与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相比,与兄弟城市的先进做法相比,仍存在不足或不完善之处,比如各级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发挥不够,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的残疾人权益保障长效机制有待完善,各级残联群团组织优势发挥不够充分等方面困难和问题。

调研组建议,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借鉴兄弟市的先进经验做法,结合惠州实际,提高财政救助补助标准、医保报销比例,实现补贴标准与惠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增长。推进听障儿童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障、临时救助等制度有效衔接,适当提高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基本医保待遇标准。同时,提升儿童康复机构服务能力,持续开展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环境设施、师资待遇、服务能力等全面建设水平。健全落实定期检查、综合评估机制,指导定点康复机构规范内部管理、改善服务质量、加强风险防控,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和安全责任事故,确保残疾儿童人身安全。

(原标题《惠州计划打造“全链条”康复救助体系》)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王越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