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日新月异,一个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正在形成。在科技创新方面,大湾区拥有超过6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5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四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在产业融合方面,粤港澳三地形成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互补互促、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是世界制造业重要基地、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旅游休闲中心。”1月22日的省两会委员通道上,省政协委员、华盈香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林栋历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成绩单”。“另外,老百姓所关心的大湾区的‘硬联通’‘软联通’持续拓展深化,‘湾区标准’的出台,‘港澳药械通’‘跨境理财通’‘湾区社保通’等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的实施,让港澳民众有了更大的获得感、幸福感。”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如何更好地激活大湾区融通发展的“一湾春水”?郑林栋认为,要推动科创协同发展。香港科研实力雄厚,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广东拥有发达工业体系、先进制造能力和庞大市场需求,在协同打造科创新高地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建议,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不断深化科技创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动大型科研设施共享,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切实提升大湾区科创国际竞争力。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点之一,也是湾区居民共同关心的议题。郑林栋还以“人”为出发点和着力点提出了其他建议。
“要推动民生融通,从民生配套‘硬基础’向民生融合‘软联通’转变,实现养老服务、医疗保障、职业资格互认,促进人才双向流动,推动港澳居民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此外,也要推进青年交流融合,我们不仅要鼓励港澳青年走进内地,还要推动内地青年走进港澳。”郑林栋表示。“具体来说,要支持港澳青年社团在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设立工作站,组织粤港澳青年开展科创、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活动,让他们在互动中增进了解、增强互信。”
(图源南方网直播)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