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跨越国界,文化架起桥梁。
在美国费城金梅尔表演艺术中心的舞台上,费城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奏响节目单上最后一首乐曲——中国民乐《茉莉花》。清新优美的旋律缓缓流淌于现场两千余名观众的心间,曲风倏然一转,一串活力四射的音符跃入耳际——是费城老鹰队的队歌!观众们的情绪一下被点燃。在这个令人沉醉的夜晚,两国音乐家特意为观众准备了这份“惊喜”。
1月12日晚,结束访华之旅两个月后,费城交响乐团在中国农历龙年春节前夕,邀请中国指挥家余隆担纲指挥,为美国观众带来一场东西合璧的艺术盛宴。

1月12日,在美国费城,中国演奏家陆轶文(中)在2024年费城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上演出。
“音乐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架起沟通的桥梁。”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思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就在习近平主席对中美艺术家表达鼓励之后,两国音乐家再度同台演出,东西方经典作品彼此呼应,这成为双方交流合作的新起点。”为音乐会担任指挥的中国爱乐乐团和上海交响乐团总监、国际知名指挥家余隆告诉记者。
“对所有中美艺术家的鼓励”
1973年9月,费城交响乐团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华的美国乐团,是中美文化交流的破冰者之一。2023年11月,费城交响乐团第13次来华演出交流,续写与中国人民之间跨越半个世纪的音乐友谊。
“这真是一次特别的访华之旅。”马思艺说,令他倍感荣幸的是,去年在京演出之际收到了中美两国元首的致信,“这充分表明费城交响乐团的音乐人和音乐作品过去50年来在中美之间架设了桥梁,发挥了积极影响”。

2023年11月10日,“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纪念费城交响乐团访华50周年音乐会在北京举行。
“我们这代人见证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余隆至今对费城交响乐团半个世纪前首次访华掀起的热潮记忆犹新。“50年来,中美双方的人文交流不断向前发展。”
费城交响乐团去年访华之际,习近平主席在复信马思艺时强调,希望费城交响乐团和包括中美在内的世界各国艺术家一道,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密切交流合作,促进艺术繁荣,为中美人文交流和各国人民友好再续新篇。
“习近平主席的复信是对所有中美艺术家的鼓励。”余隆说,希望通过中国艺术家此次赴美演出,让美国观众和艺术界更充分地感受到中方对加强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视。

1月12日,在美国费城,中国指挥家余隆(中)在2024年费城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上指挥。
在这位中美人文交流的亲历者看来,艺术的交流交融带给人们一个重要启迪——“世界就像一个庞大的交响乐团,各国应像艺术家一样相互欣赏、相互配合,才能共同演奏出和谐美妙的乐曲”。
从《二泉映月》到《夜深沉》
半个世纪来,中美艺术家在美美与共的艺术交流、文明对话中缔结和传承着友谊。
50年前访华交流时,费城交响乐团同中国艺术家共同登台,演出曲目中既有西方经典《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也有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二泉映月》。
“当时我们在中国度过了差不多两个星期,那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50年来,无与伦比的演出如同纽带一般发挥着作用。”乐团小提琴手达维德·布思说。那次中国之行是布思第一次出国,也是他第一次接触中国传统音乐和乐器。

2019年1月29日,达维德·布思在位于美国新泽西的家中展示曾率费城交响乐团到中国首演的指挥尤金·奥曼迪的照片。
如今,美国舞台上出现越来越多中国传统乐器,拉近布思和美国观众与大洋彼岸东方艺术的距离。
1月12日晚,在费城交响乐团第四次举办的新春音乐会上,演出曲目既有歌剧《水仙女》唱段《月亮颂》,也有传统京剧曲牌《夜深沉》和喜庆热烈的《春节序曲》。
上海交响乐团打击乐演奏家付艺霏当晚在《夜深沉》中演奏中国大鼓,又在《茉莉花》中演奏西方的定音鼓。“不管是中国的鼓,还是西方的鼓,在表演中都可以找到共通点。”她说。

1月12日,在美国费城,上海交响乐团打击乐演奏家付艺霏(中)在2024年费城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上演出。
余隆介绍,这份中西合璧的节目单是双方精心策划的。人文交流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他尤其期待能借助春节这一中华传统节日,增进美国观众对中国人文理念的亲身感知。
在同费城交响乐团的合作后,余隆计划2月底至3月初再次赴美,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在他的促成下,纽约爱乐乐团自2012年起举办中国农历新春音乐会,如今这已成为纽约城中广受欢迎的新春文化活动。
共创文化交流新局面
无论是复信美国“老朋友”,还是面向美国友好人士发表演讲,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美关系的未来在青年。
“希望中美年青一代能传承友谊,在新的起点上,共同创造中美文化交流的新局面。”余隆说。
“我们珍视同中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马思艺告诉记者,费城交响乐团今年11月将再次访华,“我们对此充满期待”。他说,乐团“将继续与中国音乐家展开交流合作,继续加强与中国艺术、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也欢迎中国音乐家继续登上我们的舞台”。
在以往访华之行中,费城交响乐团曾多次与中国福利会少年宫的青少年展开交流。听闻美国“老朋友”今年访华计划,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主任、小伙伴艺术团团长郑允华充满期待:“欢迎费城交响乐团常来中国,我们期待与他们再次相聚,再次共同奏响友谊乐章。”

2023年11月10日,“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纪念费城交响乐团访华50周年音乐会在北京举行。
“欢迎来到中国!”跨年之际,总部位于犹他州的美国OneVoice儿童合唱团从西雅图飞至上海,刚抵达航站楼就感受到中国朋友的热情。
从摩天大楼到黄浦江畔,美国儿童的优美歌声一次次唱响:“让我们以音乐会友!”他们在上海城市形象宣传短视频中惊艳亮相,还与上海小学生合唱团共同欢歌迎新年。
“虽然要坐很长时间的飞机,但能在上海演出,我很激动!”“漫游上海、了解上海后,我更想在这里唱歌了!”“我都不想离开中国了!”孩子们兴奋地诉说着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我很喜欢中国!”合唱团成员塞安娜告诉记者,她在中国结识的每一个人都亲切友好,她最开心的经历就是同中国小伙伴一起唱歌聊天,“我们已经成了朋友,交流毫无障碍”。
谈及这次友谊之旅的最大感受,合唱团艺术总监米歇尔·布思对记者说,真期待这样的交流“多一些、再多一些”。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彭健
读特热榜
1财政部金融司发布声明
2@深圳人,把名家讲座装进你的口袋!读特客户端上线“市民文化大讲堂”专题
3全运会冠军贺希宁:在深圳,每个梦想都能找到跑道 | 行走的赛事之城
4会“思考”的红绿灯:深圳道路交通从“车看灯”向“灯看车”转变
5市民文化大讲堂|梁玉成:从社会学角度看智能时代 (2025-01-24)
6市民文化大讲堂|何艳玲:源思维——人生必修课(2025-03-14)
7市民文化大讲堂|李亚威:影视创作——从尘土中筛出金屑 (2025-01-03)
8市民文化大讲堂|胡祥恩:和大语言模型交朋友 (2025-02-07)
9市民文化大讲堂|朱晞:古音正宗虞山琴派(2025-01-10)
10市民文化大讲堂|舒为群:饮用水如何影响健康 (2025-01-17)
IN视频
鹏友圈
十五运开幕式上,智能机器人演奏的千年文物仿制品是?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经珠港飞”政策明日实施 #内地旅客可陆路直达香港机场】“经珠港飞”政策将于12月12日开始实施,届时经港珠澳大桥前往香港国际机场的旅客,完成内地边检部门查验后,无须办理香港入出境手续,便能直达机场。“经珠港飞”指的是通过港珠澳大桥陆路接驳实现“空—陆—空”国际联程转运,国内旅客可由“国内出发地—珠海机场—港珠澳大桥—香港机场—国外目的地”的路线飞往国外;国外旅客可由“国外出发地—香港机场—港珠澳大桥—珠海机场—国内目的地”的路线进入国内。珠海公路口岸也将成为内地唯一一个与香港国际机场陆路直达的口岸。
01:012024深圳公园文化季启动仪式今日开幕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2月4日,由深圳市城管局主办,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各区(新区)城管局承办的2024深圳公园文化季启动仪式暨“在深过年,一起开新”迎新春活动在笔架山体育公园举行。 活动暖场播放了往届文化季精彩瞬间视频,并由有关领导嘉宾分别向获奖单位代表颁发了2023年度深圳公园最受欢迎活动、最受欢迎文化空间等项目奖证书、奖杯并启动环节。然后还举行了国风魔术、国潮舞、超级变脸、少儿戏剧等节目迎新表演。 本次活动特邀袁氏非遗手艺人,现场带领市民领略剪纸艺术及领取福卡和春联。 据介绍,深圳公园文化季始于2006年,已连续举办18年,成为“深圳市民的节日”。为进一步满足市民群众对公园城市的期待,2024深圳公园文化季将围绕文化、艺术、生活的融合与创新,通过“音韵雅风”、“缤纷花事”、“自然派对”与“乐活潮玩”四大活动板块,打破公园绿地现有边界,加强市区公园间的联动,让更多公园绿地的功能与价值得以交互,打造真正让市民群众流连忘返的公园文化季。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