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跨越国界,文化架起桥梁。
在美国费城金梅尔表演艺术中心的舞台上,费城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奏响节目单上最后一首乐曲——中国民乐《茉莉花》。清新优美的旋律缓缓流淌于现场两千余名观众的心间,曲风倏然一转,一串活力四射的音符跃入耳际——是费城老鹰队的队歌!观众们的情绪一下被点燃。在这个令人沉醉的夜晚,两国音乐家特意为观众准备了这份“惊喜”。
1月12日晚,结束访华之旅两个月后,费城交响乐团在中国农历龙年春节前夕,邀请中国指挥家余隆担纲指挥,为美国观众带来一场东西合璧的艺术盛宴。
1月12日,在美国费城,中国演奏家陆轶文(中)在2024年费城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上演出。
“音乐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架起沟通的桥梁。”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思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就在习近平主席对中美艺术家表达鼓励之后,两国音乐家再度同台演出,东西方经典作品彼此呼应,这成为双方交流合作的新起点。”为音乐会担任指挥的中国爱乐乐团和上海交响乐团总监、国际知名指挥家余隆告诉记者。
“对所有中美艺术家的鼓励”
1973年9月,费城交响乐团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华的美国乐团,是中美文化交流的破冰者之一。2023年11月,费城交响乐团第13次来华演出交流,续写与中国人民之间跨越半个世纪的音乐友谊。
“这真是一次特别的访华之旅。”马思艺说,令他倍感荣幸的是,去年在京演出之际收到了中美两国元首的致信,“这充分表明费城交响乐团的音乐人和音乐作品过去50年来在中美之间架设了桥梁,发挥了积极影响”。
2023年11月10日,“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纪念费城交响乐团访华50周年音乐会在北京举行。
“我们这代人见证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余隆至今对费城交响乐团半个世纪前首次访华掀起的热潮记忆犹新。“50年来,中美双方的人文交流不断向前发展。”
费城交响乐团去年访华之际,习近平主席在复信马思艺时强调,希望费城交响乐团和包括中美在内的世界各国艺术家一道,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密切交流合作,促进艺术繁荣,为中美人文交流和各国人民友好再续新篇。
“习近平主席的复信是对所有中美艺术家的鼓励。”余隆说,希望通过中国艺术家此次赴美演出,让美国观众和艺术界更充分地感受到中方对加强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视。
1月12日,在美国费城,中国指挥家余隆(中)在2024年费城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上指挥。
在这位中美人文交流的亲历者看来,艺术的交流交融带给人们一个重要启迪——“世界就像一个庞大的交响乐团,各国应像艺术家一样相互欣赏、相互配合,才能共同演奏出和谐美妙的乐曲”。
从《二泉映月》到《夜深沉》
半个世纪来,中美艺术家在美美与共的艺术交流、文明对话中缔结和传承着友谊。
50年前访华交流时,费城交响乐团同中国艺术家共同登台,演出曲目中既有西方经典《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也有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二泉映月》。
“当时我们在中国度过了差不多两个星期,那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50年来,无与伦比的演出如同纽带一般发挥着作用。”乐团小提琴手达维德·布思说。那次中国之行是布思第一次出国,也是他第一次接触中国传统音乐和乐器。
2019年1月29日,达维德·布思在位于美国新泽西的家中展示曾率费城交响乐团到中国首演的指挥尤金·奥曼迪的照片。
如今,美国舞台上出现越来越多中国传统乐器,拉近布思和美国观众与大洋彼岸东方艺术的距离。
1月12日晚,在费城交响乐团第四次举办的新春音乐会上,演出曲目既有歌剧《水仙女》唱段《月亮颂》,也有传统京剧曲牌《夜深沉》和喜庆热烈的《春节序曲》。
上海交响乐团打击乐演奏家付艺霏当晚在《夜深沉》中演奏中国大鼓,又在《茉莉花》中演奏西方的定音鼓。“不管是中国的鼓,还是西方的鼓,在表演中都可以找到共通点。”她说。
1月12日,在美国费城,上海交响乐团打击乐演奏家付艺霏(中)在2024年费城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上演出。
余隆介绍,这份中西合璧的节目单是双方精心策划的。人文交流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他尤其期待能借助春节这一中华传统节日,增进美国观众对中国人文理念的亲身感知。
在同费城交响乐团的合作后,余隆计划2月底至3月初再次赴美,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在他的促成下,纽约爱乐乐团自2012年起举办中国农历新春音乐会,如今这已成为纽约城中广受欢迎的新春文化活动。
共创文化交流新局面
无论是复信美国“老朋友”,还是面向美国友好人士发表演讲,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美关系的未来在青年。
“希望中美年青一代能传承友谊,在新的起点上,共同创造中美文化交流的新局面。”余隆说。
“我们珍视同中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马思艺告诉记者,费城交响乐团今年11月将再次访华,“我们对此充满期待”。他说,乐团“将继续与中国音乐家展开交流合作,继续加强与中国艺术、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也欢迎中国音乐家继续登上我们的舞台”。
在以往访华之行中,费城交响乐团曾多次与中国福利会少年宫的青少年展开交流。听闻美国“老朋友”今年访华计划,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主任、小伙伴艺术团团长郑允华充满期待:“欢迎费城交响乐团常来中国,我们期待与他们再次相聚,再次共同奏响友谊乐章。”
2023年11月10日,“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纪念费城交响乐团访华50周年音乐会在北京举行。
“欢迎来到中国!”跨年之际,总部位于犹他州的美国OneVoice儿童合唱团从西雅图飞至上海,刚抵达航站楼就感受到中国朋友的热情。
从摩天大楼到黄浦江畔,美国儿童的优美歌声一次次唱响:“让我们以音乐会友!”他们在上海城市形象宣传短视频中惊艳亮相,还与上海小学生合唱团共同欢歌迎新年。
“虽然要坐很长时间的飞机,但能在上海演出,我很激动!”“漫游上海、了解上海后,我更想在这里唱歌了!”“我都不想离开中国了!”孩子们兴奋地诉说着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我很喜欢中国!”合唱团成员塞安娜告诉记者,她在中国结识的每一个人都亲切友好,她最开心的经历就是同中国小伙伴一起唱歌聊天,“我们已经成了朋友,交流毫无障碍”。
谈及这次友谊之旅的最大感受,合唱团艺术总监米歇尔·布思对记者说,真期待这样的交流“多一些、再多一些”。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彭健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防台风准备不用手忙脚乱,总有人琢磨出省时又管用的省心办法——或许你有快速封窗的懒人技巧,又或许你总结了台风天必囤清单……这些防台风的实用经验,都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本期话题】#防台风准备大作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一定要专业吗?不,来鹏友圈放开“整活”,用夸张表情“追”台风走位、幽默语言输出硬核防台风知识,用有创意的方式解锁“台风预报员”新身份,让台风防灾知识悄悄“出圈”! 【本期话题】#台风预报员挑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挑战# 《等风来》 图一:9月22日17:40 听说有台风,我和妈妈去钱大妈囤点菜,谁知货架空空。 图二:18∶30 妈妈在网上订菜, 外卖小哥破天荒地隔了4小时送达,他们一定忙到飞起。 图三:22:00 家里的小猫咪不知道台风将至,惬意地趴着。 图四:9月23日8:00 因台风停课的我按部就班地居家学习。 图五:9:00 同学爸爸发了一个视频,不知哪里来的猴子爬到了闹市区的一棵树上,它是不是也预感到台风将至? 图六:11:30 在家,我也要开启我热爱的体育时间。 这是台风“桦加沙”来临前,一位小学生“等风来”的日常。🙃🙃🙃 未完待续。
百年工运·月满华章——大富社区工联会开展双节同辉游园活动 (通讯员:大富社区 张川梅)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正值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中秋国庆来临之际,观澜街道大富社区工联会于9 月 26日在共联都市智谷园区开展了以“百年工运·月满华章”为主题的双节同辉游园活动。大富社区工联会主席、共联智谷园区企业工会会员、职工群众等共150余人欢聚一堂,在欢声笑语中重温工会百年历程,共话团圆情谊,共贺祖国华诞。 在“互动游戏区” 里,套圈、投壶、丢沙包、蒙眼敲鼓、猜灯谜等项目也是热闹非凡,每个人都能 “一展身手”,领取自己喜欢的小奖品。有企业职工表示:“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今天这个亲子游戏特别好,既增进了感情,又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 大富社区工联会主席表示:“工会成立 100 周年,不仅是一个历史节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社区工联会始终与职工同心同行,未来,工联会将继续秉持 “服务职工、共建家园” 的理念,开展更多接地气、暖人心的活动,让工会成为职工最信赖的 “娘家人”,助力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此次游园活动不仅为企业职工带来了节日的欢乐,更凝聚了工会力量,增进了职工间的情谊。下一步,大富社区工联会将以成立 100 周年为契机,持续深化服务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 “工会温度” 温暖每一位职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