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习近平文化思想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既有坚守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普遍原则的文化理论创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体”,是文化系统的基本思想和根本原则;“用”,是在其指导、统御下的各文化要素及其功能作用。“体用”这对范畴,有“主从”之意:“体”为基础、根本,“用”是作用、效用,从属于“体”;有“经权”之意:“经”是原则性,“权”是灵活性,只讲灵活性,不讲原则性,会迷失方向;只讲原则性,不讲灵活性,会陷入僵化;“体用”范畴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明体达用”不断被赋予新内涵。习近平文化思想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既有坚守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普遍原则的文化理论创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明体: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坚守“魂脉”“根脉”中守正创新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因子贯通起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新境界,使二者成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是“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
一是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魂脉”,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背离或者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迷失方向。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完成艰难任务、取得伟大成就,就在于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
二是确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丢掉了这个“根脉”就如同丢掉了精神命脉。中华文明的突出性就源于它沉积了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其中的许多思想理念已经植根于中国人民内心,是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我国“根脉”所在。
三是在“两个结合”中守正创新。“两个结合”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方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在“两个结合”中守正创新。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又要与时俱进、推动创新,只有坚持固本培元、正本清源,才能守住魂和根。
达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指引和根本遵循
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实践指引。
一是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提高社会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将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不断深化对我国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二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要通过文化涵育、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教育引导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是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深化文化领域的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正确引导舆论,完善制度机制。
四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进步的力量,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体用贯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辩证法和重要方法论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博大胸怀和宏大视野,明确了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概括了“七个着力”的要求,体用贯通的理论特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来自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既是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又发挥着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的强大功能,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二是开放性和包容性的贯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不是固步自封,而是要适应当今世界发展的要求,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要以开放的心态自主学习借鉴外来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本民族文化。
三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交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既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又回答了世界文化发展进步的重大问题,秉持着对于世界各国文明传承和创新的尊重,在文明平等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世界各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双向交流互动,共建共享现代人类文明。
(任映红: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建菊: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 秦天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十月再见,十一月你好】 金秋十月,我们度过了欢乐的国庆和团圆的中秋佳节…初冬十一月,十五运会来啦🏃♂️“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深圳准备好了!莲花山簕杜鹃花展🌺 (11.7-11.21)也安排上了!让我们一起加油,迎接十一月的活力与美好,坚持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拥抱十一月的精彩#我为十五运加油#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