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后一趟、午睡后一趟,每天游两趟家门口的口袋公园——西江园,已成70多岁的梁秀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整洁漂亮,就在家门口,很方便。我们每天过来走走玩玩,身体都好多了。”梁秀明说,在公园里还能跟姐妹们聊聊天,日子过得很幸福。
2023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见缝插绿”建成10个以上口袋公园。惠州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把口袋公园建设作为重点民生项目做好做实,充分利用“社区边角料”“城市边角地”,拆除“脏乱差”,以“见缝插绿、增绿提质”的改造方式建设口袋公园。
“2023年我们共建成并开放12个口袋公园,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加上2022年建设的10个口袋公园,总面积近9万平方米,以实际行动有效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让更多市民能享受家门口的幸福。”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徐金勇表示。
走访
江边杂乱绿地变身口袋公园
阳光和煦,江风拂面。80岁的伍阿婆正在西江园享受着温暖时光。伍阿婆白发苍苍却脸色红润,用她的话说,老人的健康快乐离不开政府的关心。她告诉记者,自己曾经是老砖厂的员工,经历过苦日子,身体有段时间不是很好。“退休后看着惠州环境越来越好,口袋公园让老人小孩有好地方游玩和锻炼,我心情变好了,身体更健康了。”伍阿婆开心地说。
西江园位于桥东永平路和西枝江之间的西枝江大桥北桥头西侧绿地改造项目。该地块原貌存在设施破损、植被老化等问题,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于2023年启动了改造项目,改造面积约8000平方米。
改造西江园主要是将其建设成口袋公园,对地块原设施及绿化进行升级改造,如更换下沉地面铺装,重建破损树池坐凳,更新绿化加种小叶紫薇、粉叶金花等开花植物,完善无障碍通道,增加体育健身器材等。
如今,绿地旧貌换新颜,周边居民增了一个舒适的游玩休闲好去处。
“水门印象”体现生活变迁印记
简约现代化的线条,橙、黄色的主色调,错落有致的布局,在水门桥西桥头北侧,紧邻水门大桥和老船厂的旧厂房区,一个现代化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的口袋公园水门印象引人注目。“江起两岸,水门时光”,潺潺东江水与其支流西枝江串联起惠州两岸生活变迁的印记。
“以前这里乱糟糟的,经过的时候一点都不想进来。现在完全变样了,整洁、简约、现代化的同时,还很有文化味,我们早晨和晚上都会过来走走。”市民张先生说,通过水门印象,还了解到一些惠州的“船运”历史文化,很赞。
千年惠州,沿江而起,伴江而兴。水门印象设计方案通过挖掘惠州“船运”文化,以惠州老船厂遗址为原型基础,以“航运时光,水印东江”为设计主题,拆除脏乱差、矮破小的地表建筑,不仅激活场地的公用属性,还地于民,其沿幽径植绿,两三处抽象船形图案点缀于墙面,辅以文字注解,更为小公园注入悠远岁月的印记,为市民与游客打造一处集展示体验、文化休闲、游憩健身于一体的滨江慢生活文化园。
在休闲娱乐中了解麒麟舞文化
小金口麒麟舞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生活在这一带的客家人通过麒麟舞祈求风调雨顺、和平安定。
小金口街道办北侧的口袋公园金麒园,其设计主题为“麒麟祥瑞,守护时光”,以象征小金口“麒麟献祥瑞”的民间传说及麒麟舞文化传统作为公园主题,高度提炼麒麟文化的“形”“神”“色”作为公园的内在基调与外在表现的主基调,为小金口市民打造一处既能休闲娱乐、健身运动,同时又能弘扬小金口片区本地文化特征的“金麒园”。
近日记者在该公园看到,不少市民或驻足浏览麒麟舞文化介绍,或酣畅淋漓地运动健身,而小朋友们则尽情地在大沙池、滑梯玩耍。男女老少都在这里找到了乐趣。
来自湖北的李女士嫁到小金口已七八年,她说,自从金麒园开放后,每天都带孩子过来游玩。“游园健身的同时,让孩子了解麒麟舞文化,寓教于乐,身心俱益。”李女士说。
边角空间打造成健身休憩地
在丰山路与眉山路交叉口绿地,一个袖珍公园也引来男女老少游玩休憩。“这个口袋公园虽然小小的,但是能健身、休憩,很不错。”市民温女士说。
紫眉园也是2023年惠州市口袋公园建设计划中的一个公园,位于惠州植物园北侧。周边以居民楼和商品房及城中村组成,居住密度较小,基地周边自然资源十分优越。该口袋公园设计面积为1450平方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紫眉园建设借以“草木茂盛,万紫千红”之意,设置健身活动设施、休闲座椅,给市民提供健身、休闲与游园的空间,组团空间的绿化种植点缀三角梅等植物,真正充分利用城市边角空间为周边市民提供可观可赏可游的休憩小花园。
建设
两年在市区建成开放22个口袋公园
口袋公园是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也称袖珍公园,是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如小型绿地、小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面积一般在1万平方米以内。
为满足广大市民对优美花园城市的向往与追求,惠州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2022年建成并开放了惠城中心区首批10个“口袋公园”,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包括荷香园、一桌园、三榕园、紫薇园、长乐园等。因其分布于社区、街巷,位置近民,环境亲民,设施便民,而受到市民的广泛赞誉和好评。口袋公园这一市民家门口的公园在惠城中心区遍地开花,不仅有效盘活了城市中的一些闲置边角空地,更进一步拉近了人与城市之间的情感联系,满足了人们日常休闲、休憩、娱乐的需求。
2023年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继续坚持把口袋公园建设作为重点民生项目做好做实,精细谋划,聚焦群众诉求、民生热点,引进具有丰富大都市公园设计经验的设计团队主持惠州口袋公园设计,充分利用“社区边角料”“城市边角地”,拆除“脏乱差危”,留住“城忆乡愁”,打造出又一批有内涵、有温度、有气质的口袋公园,以实际行动遂民意、惠民生,让更多的城市居民能享受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幸福。
2023年,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在惠城中心区共建成开放12个口袋公园,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有效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让更多市民能享受“家门口”的幸福。
这些口袋公园建造的意义不仅给周边居民提供了便利,改善城市老旧小区的环境面貌,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并推动了城市更新。它们像一个个城市网格上的绿色小节点,以点带面,打通了城市脉络,激活了城市活力。
“将继续为城市创建更多美好”
“作为口袋公园建设的总统筹人,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我们深知口袋公园虽小,但对于市民增强幸福感的意义却十分重大,市政园林人责无旁贷。”徐金勇说,口袋公园建设是令人兴奋和激动的任务,但同时也是压力山大的任务,让口袋公园成为市民休闲放松场所的同时,展现惠州绿色形象和城市发展魅力,存在一定难度。
任何建设任务,最终还是行动大于一切。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召集了高效专业的团队、园林设计师、城市规划师和各级专家,大家一起深入了解市民的需求和期望。
单单是选址,就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口袋公园建设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因此选址首要考虑靠近人口密集的居住区,以方便居民使用。同时还要考虑土地的可用性,一般来说,选址地应为未开发的空地或者废弃建筑物所在地,还要考虑社区的需求和意见。在多方论证下,2023年12个口袋公园选址敲定。
选址确定后,规划建设团队深入研究每个口袋公园的地理环境特点,注重细节,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多样化、高品质的公园体验。团队尽力做到将每个口袋公园都打造成与选址处的历史城市记忆、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独特景点,例如西江园与江景融为一体,水门印象挖掘惠州老船厂文化,金麒园植入小金口麒麟舞文化,齐乐园将废弃的惠城区原第三小学旧址打造成为一个“育教于身,其乐融融”的口袋公园等。专家们还选择了适合当地气候和植被特点的植物,设计了游乐设施和休息区域,还考虑到了残障人士的需求,确保公园内的通行无障碍,让每一个市民都能享受到口袋公园带来的美好。
在建设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需要沟通和协调的问题。比如,邻近有些居民不理解,觉得影响了自身利益。为此,设计、建设团队及时沟通,了解居民诉求,尽量在公园建设与居民自身需求间做出平衡,让每个居民都能享受口袋公园带来的美好。
为让市民早日实现家门口的幸福,建设团队加班加点,尽力高效高质施工。当2023年成功建成开放12个口袋公园,当市民纷纷赞叹这些新公园给他们带来的愉悦和幸福感时,建设团队深感自豪,并充满动力,表示将继续为城市创建更多美好。
管理
以“绣花功夫”管理好口袋公园
口袋公园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好。为更好地管理维护已经建成的口袋公园,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认真按照“高标准、精细化、常态化”的原则,以“绣花”功夫和措施,不断强化精细化管理,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园林绿化的常态管理,一手抓整治提升、巩固成效的长效管理。
在强化日常管护方面,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台账,严抠管护质量,严格落实检查巡查制度,切实做到监督、考核、整改环环相扣,全力提升景观效果;根据植物特性、生长季节等情况统筹做好各路段苗木的补植整改、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绿地保洁、病虫害防治等日常工作,以“常态化、专业化、精细化”为目标,不断强化管护人员责任意识,实施分层分级管护。
在强化长效景观方面,该中心坚持以“一园一景、一园一策”为原则,以“绣花”功夫,既抓日常,更重长期效果。
通过精细化管理,口袋公园景观效果始终处于良好状态,让市民充分享受自然风光。
然而,部分口袋公园仍然存在环境卫生保持不好、绿化和设施损坏,个别设施甚至人为毁损严重等现象。
“口袋公园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对于一些园内设施,建议广大市民在体验参与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注意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文明游园,爱惜使用各类设施、避免对公园设施造成不必要的损坏,自觉维护文明的游园环境,爱护园内环境卫生、绿地苗木以及设施设备,传播爱与善,收获美好与温馨。”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将继续深入发掘中心城区口袋公园建设的潜力,围绕民生需求、市民渴盼,成熟一处,打造一处,努力为市民多造园,为惠州添绿彩。在此,也欢迎广大市民朋友积极献计献策,一起为助力惠州打造精彩纷呈的花园城市而共同努力。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惠市政园宣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