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华章,新岁共启。1月2日,记者从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元旦期间,惠州文旅市场“好戏连台”,各文旅单位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休闲、文化民俗、文化惠民和群众体育活动,为广大民众提供优质、舒适、便利的节日产品,文旅消费持续回暖复苏。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元旦假期(2023年12月30日—2024年1月1日)三天惠州接待游客109.62万,比2023年增长82.3%,实现旅游收入6.74亿元,比2023年增长101.1%。
从2023年迈进2024年,多彩活动拉满“跨年仪式感”。
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水东街打造集游园集市、集章打卡、歌舞表演、现场互动、趣味摊位于一体的跨年夜活动,点燃新年激情。根据移动大数据显示,2024年元旦期间水东街-合江楼-东坡祠累计接待游客363578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5.5%。
祝屋巷文旅街区、33号青年公路街区、惠州会展中心、华贸中心举办跨年音乐会。丹凤谷景区邀请汪东城、杨宗纬、房东的猫等超强阵容举办跨年音乐嘉年华,龙门县举办“冬之物语,音为有你”新年交响音乐会,惠东县日出东山海举办草坪趣味游园会、沙滩篝火晚会、集体倒数等活动,激活夜间文旅消费。移动大数据显示,双月湾在12月31日客流量达6.57万人,相比周末峰值增加246.35%。周边城市游客及惠州市民前来花式打卡惠州“夜”生活,夜间旅游人气走旺。
与此同时,我市文旅经营主体纷纷推出充满浪漫元素、富有节日仪式感的文旅产品,为市民跨年出游提供丰富选项。惠州西湖推出全新文创产品,开展元旦集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西湖景区客流量约28.2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48.55%,位列全省A级景区前列。罗浮山景区推出“FUN肆玩·一起森呼吸”系列活动,不仅有百人太极瑜伽展演,弘扬罗浮山的健身文化和康养文化,还有首届“环罗浮山”旅游季暨罗浮山“龙行龘龘 节节高”登山节,罗浮山景区元旦客流量约2.9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62.46%。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祝屋巷举行了“古城韵味 老巷印迹”元旦民俗活动,累计人流量约10万人次、促进文旅消费约300万元。南昆山温泉大观园、南昆山居、云顶温泉等举办多类型的亲子文创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刺激文旅体消费市场活力,我市持续开展惠州文旅金秋消费季,推出旅游景区、酒店民宿和非遗手信集市消费券,对文旅体消费实行补贴。
有人热爱旅游,有人偏爱文艺。元旦期间,惠州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正常开放,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
市图书馆用书香开启新年,共接待读者26543人次、文献借还29907册次,开展“新年阅新书”阅读打卡、“阅读点亮童年”亲子故事会、“新年·新声·新朗读”“惠享·阅四季”“心随手动”元旦专场活动和“弘扬东纵文化”系列活动 ,参与读者1243人次。
市文化馆举办了龙门农民画、惠东渔家发饰、多祝腊肠、客家咸鸡、刺绣、淡水客家凉帽(文创竹编)等8场非遗手工坊亲子体验活动,吸引了约2500人参与。
市博物馆推出青瓷白马兼山海——惠州白马窑考古成果暨海丝文物主题特展、只此绚丽——广州出土汉代珠饰展、汉唐火洲丝路风采——新疆吐鲁番汉唐文物精品惠州展三大跨年展览,东坡祠举办了琴上有声——“松石间意”琴捐赠仪式暨古琴音乐会、“共赏传统之美,同庆新春佳节”文艺展演等文化活动,东江民俗文物馆开展“版印年画”民间传统工艺教学体验和泥塑工艺精品展,宾兴馆举办了拓印活动,共吸引观众2.5万人次。
“带着孩子徜徉在各类文艺活动中辞旧迎新,感觉特别有意义。”这三天里,市民黄先生的足迹遍布各大文化场馆。
辞旧迎新,也少不了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
这个假期,惠州市文旅体单位融合文化旅游元素,组织开展了惠州“村BA”总决赛、惠州市第四届“羽协杯”羽毛球比赛、惠州市第十届全民健身社区运动会、“穿越华夏五千年·十二朝代—2023惠州市全民健身跑步系列活动”、“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系列活动、击剑邀请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
其中“携手美丽非遗 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惠州市乡村男子篮球(村BA)总决赛2024年1月1日-3日在惠州体育馆举行,来自四区三县的14支出线队伍一一亮相,现场舞龙舞狮、舞火狗、李家拳、双节棍、篮球操等非遗和体育节目的展示,让群众在观看比赛的同时了解惠州非遗文化,营造非遗文化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穿越华夏五千年·十二朝代—2023惠州市全民健身跑步系列活动”于2023年12月30日,举办年度最后一场,全年参与人数约6000人,关注人数近10万人次,得到惠州市各界跑团以及惠州市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好评及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假日期间,惠州的志愿者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市区和罗浮山、南昆山、巽寮湾、双月湾等景区景点为广大旅客提供安检指引、购票、改签、人流引导和志愿讲解、文明宣传、秩序维护、维护环境卫生等志愿服务,为广大旅客提供贴心服务,他们也成为元旦假期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惠报全媒体记者 龚妍 谭琳 通讯员 黄静
一审:叶莉子 二审:胡进波 三审:刘恒志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防台风准备不用手忙脚乱,总有人琢磨出省时又管用的省心办法——或许你有快速封窗的懒人技巧,又或许你总结了台风天必囤清单……这些防台风的实用经验,都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本期话题】#防台风准备大作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一定要专业吗?不,来鹏友圈放开“整活”,用夸张表情“追”台风走位、幽默语言输出硬核防台风知识,用有创意的方式解锁“台风预报员”新身份,让台风防灾知识悄悄“出圈”! 【本期话题】#台风预报员挑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挑战# 《等风来》 图一:9月22日17:40 听说有台风,我和妈妈去钱大妈囤点菜,谁知货架空空。 图二:18∶30 妈妈在网上订菜, 外卖小哥破天荒地隔了4小时送达,他们一定忙到飞起。 图三:22:00 家里的小猫咪不知道台风将至,惬意地趴着。 图四:9月23日8:00 因台风停课的我按部就班地居家学习。 图五:9:00 同学爸爸发了一个视频,不知哪里来的猴子爬到了闹市区的一棵树上,它是不是也预感到台风将至? 图六:11:30 在家,我也要开启我热爱的体育时间。 这是台风“桦加沙”来临前,一位小学生“等风来”的日常。🙃🙃🙃 未完待续。
00:30
深圳光明:雨霁云开,告别台风迎晴朗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9月25日下午17时拍摄于深圳市光明区。此前影响深圳的台风“桦加林”已然远离,城市迎来雨后天晴的清朗之景。光明区在澄澈蓝天的映衬下,焕发出别样生机与活力,展现出历经风雨后的宁静与美好。#读特小记者#
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海边赶海的收获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